【喜迎二十大 奋进新征程】奏响高质量发展时代强音
党的十九大以来,淮南师范学院党委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届历次全会精神,宣传思想工作紧紧围绕“地方性、应用型、师范性、高水平”办学定位,牢牢把握正确舆论导向,自觉担负起举旗帜、聚民心、育新人、兴文化、展形象的使命任务,坚持立德树人、以文化人,服务大局,因势而谋、应势而动、顺势而为,为学校内涵建设、高质量发展营造良好氛围。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举旗帜,就是要高举马克思主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旗帜,坚持不懈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全党、教育人民、推动工作,在学懂弄通做实上下功夫,推动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21世纪马克思主义深入人心、落地生根。
学校始终把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作为加强师生理论武装的首要任务,坚持“抓根本、抓长远、抓创新”,着力在规范制度、完善管理、工作保障上下功夫。校党委理论学习中心组率先垂范,按照《淮南师范学院党委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管理办法》,进一步建立健全巡听旁听机制、联系人提示机制、调查研究机制、巡学机制、中心组交流研讨、领学人发言等系列制度,深入推进落实党委会“第一议题”制度,推动理论学习提质增效。从两级理论学习中心组到党员,再到师生群体,有效构建全员学习网络。
校党委书记陈年红,党委副书记、院长程刚亲自带头上讲台、进课堂,与干部师生面对面谈心得、说体会,真正把习近平总书记和党中央对教育工作的高度重视、对师生成长成才的殷切关怀、对高校改革发展的重要要求传达到了全校各个层面。学校定期召开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10+1”联席会议,组织召开学习贯彻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精神宣讲研讨会,分别面向二级学院师生、党务干部、辅导员、青年教师、思政课教师等多个群体开展多层次宣讲活动100余场,累计受众人数达10000余人次。
坚持和加强党对意识形态工作的全面领导。党委宣传部牵头制定《中共淮南师范学院委员会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实施细则》《中共淮南师范学院委员会网络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实施细则(试行)》、各级党委意识形态工作责任清单等文件共计18项。学校各单位分层分类签订意识形态责任书,压实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建立常态化巡查机制,制定意识形态工作台账,定期开展线上线下意识形态阵地巡查,规范执行“一会一报”制度,做好校园社会宣传阵地和“三微一端”新媒体平台等网上意识形态阵地的动态管理,切实营造安全稳定的校园环境。
凝民心聚共识 唱响主旋律占领主阵地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聚民心,就是要牢牢把握正确舆论导向,唱响主旋律,壮大正能量,做大做强主流思想舆论,把全党全国人民士气鼓舞起来、精神振奋起来,朝着党中央确定的宏伟目标团结一心向前进。
党委宣传部依托官网、“三微一端”和校外宣传媒体等平台,结合国庆节、五四青年节、烈士纪念日等重大时间节点开展国旗下的微党课、五四表彰、缅怀革命先烈等爱国主义主题教育,结合传统节日开展端午诗会、清明祭英烈、重阳公益、元宵座谈等“我们的节日”主题活动。《最清澈的爱只为中国——淮南师范学院学子多彩活动告白祖国》《淮南师范学院开展国旗下的“微党课”让党史教育更走心》《淮南师范学院云端思政课清明节缅怀革命先烈》《弘扬传统文化 坚定文化自信 淮南师范学院多形式开展庆端午活动》《国风正红 当潮不让——淮南师范学院举办第九届国潮文化节》等新闻宣传报道,分别在人民网、人民日报、光明日报、学习强国、安徽日报、安青网等主流媒体发布,在师生中唱响主旋律,向全社会讲好师院故事,传播师院声音。
统筹建设“主媒+融媒”的立体式宣传,党委宣传部在学校官网首页设置滚动图片链接,为广大师生提供《习近平报道专集》《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弘扬伟大建党精神》等专题学习网站资源用于开展理论学习。同时发挥“三微一端”新媒体矩阵作用,开设《学习专栏》《云讲堂》《每日金句》《天天听》《“疫”线故事》等专栏,2022年发布微刊400余篇,营造了浓厚的理论学习氛围。学校陆续开通今日头条、抖音、哔哩哔哩等新媒体官方平台,凝聚宣传合力,抢占青年学生网络宣传主阵地,建设“学习强国”淮南师范学院官方账号。历年来,学校新媒体平台传播能力持续增长,两年时间,校官方抖音平台已累计发布作品290条,积累粉丝2.6万余人,获得全社会点赞17.6万次,极大地展现了师院形象、传播了师院声音、提升了师院美誉度,唱响师院主旋律,牢牢掌握网络意识形态主导权。
2021年,学校创新形式扎实有序推进深党史学习教育,制定《中共淮南师范学院委员会党史学习教育工作方案》,加强“六学”,健全“三项机制”。两级党委理论学习中心组开展党史学习教育集中学习209次,各支部开展学习997次。处级以上领导干部组织开展宣讲报告、党课304次,邀请校外专家、英模大师等宣讲30余次,开展常态化巡学、调研指导、督导40余次,累计受众群体已达26500余人次,开展“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428件,梳理处级以上领导干部重点民生项目127项,努力解决涉及师生切身利益的急难愁盼问题。开展集中志愿服务447场,受益群众7万余人。
中共安徽省委党校吴梅芳教授来校作党史学习教育专题报告
培根铸魂育新人 奋力推进思政建设结硕果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育新人,就是要坚持立德树人、以文化人,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提高人民思想觉悟、道德水准、文明素养,培养能够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
校党委坚定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和党中央关于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重大决策部署,聚焦师生思想政治素质这一根本指向,全员、全过程、全方位塑造人这一根本方法,建立了党委统一领导、部门分工负责、全员协同参与的思政育人体系,统筹工作力量,优化资源配置,构建大思政格局。2018年,学校获安徽省首批“三全育人”综合改革试点建设高校,经济与管理学院获批安徽省“三全育人”综合改革试点院系,2021年顺利通过安徽省“三全育人”试点高校、试点院系总结验收。制定实施《淮南师范学院关于进一步推深做实“三全育人”工作实施方案》《淮南师范学院贯彻落实〈关于深化新时代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创新的若干意见〉实施方案》,持续完善“思政课程+课程思政”的大思政课体系。
近年来,思政工作硕果累累。“学生公寓党员工作站”获评安徽省首届思想政治工作创新案例,《〈领袖人生——习近平〉系列课:推动伟大让青年人懂》获评安徽省宣传思想文化工作创新范例;入选教育部“一站式”学生社区综合管理模式建设自主试点高校,“政治引领、典型引路、品牌带动”的思想政治体系不断完善。
兴文化育道德 校园文明创建勇开新局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兴文化,就是要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继承革命文化,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激发全民族文化创新创造活力,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
学校高度重视校园文化顶层设计,制定“十四五”校园文化建设专项规划,聚焦“师院品格”,秉承“明德、至善、博学、笃行”的校训,坚持“立德树人、知行合一、学以致用”办学理念,把校园文化建设作为基础性全局性工作,力争涵育出一流师范大学校园文化,推进学校文化传承创新,全方位进行宣传阐释。
自2004年以来,学校文明创建工作硕果累累,已连续荣获第六、七、八、九、十、十一、十二等七届安徽省“文明单位”称号。2022年暑期,党委宣传部牵头申报了第十三届安徽省文明单位,撰写了《深化精神文明创建 开创高质量发展新局面》的申报材料,经过省教育厅考察审核,学校已经被列为第十三届文明单位推荐对象并已通过公示,为学校将来进一步创建省级和国家级文明校园打下了坚实的基层,极大地提升了学校的文化软实力,为学校事业发展提供精神动力和文化支撑。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展形象,就是要推进国际传播能力建设,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向世界展现真实、立体、全面的中国,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和中华文化影响力。
近年来,学校加强宣传选题策划,布局媒体宣传矩阵,构建大宣传格局,不断探索传播新规律和新途径,引领舆论、营造氛围、凝心聚力,不断提升学校知名度、美誉度和影响力。学校持续深入挖掘、凝练特色做法和先进事迹,共统筹策划“开局之年我们这样走过”“同心战疫共待花期”“喜迎二十大,奋进新征程”等20多个系列专题宣传报道,发布宣传报道700余篇。五年来,学校受到光明日报、中国教育报、中国青年报、人民网、新华网等国家级、省级各类媒体报道1000余次,年均增长超过20%;在学习强国发布新闻、视频107次;今日头条发布推文2732余篇,有效提高了学校的美誉度和知晓度。
学校加强特色文化品牌建设,构筑师院文化体系,重点打造了淮南师范学院党史教育馆、淮南好人馆、校史馆等7个场馆和淮河文化研究中心、二十四节气研究院、成语典故研究院等5个传统文化研究中心。其中,党史教育馆、淮南好人馆累计参观人数超7万人次,育人成效明显。作为红色教育基地,校党史教育场馆获批“安徽省社会科学知识普及基地”,党史学习教育开展以来更是受到新华网、人民网、安徽日报、安徽青年报、光明日报客户端等主流媒体多方报道;安徽卫视《闪耀安徽》栏目展现了学校在淮南子和寿州窑文化传承中的重要作用,在全社会引起强烈反响;学校《淮河(淮南)文化十五讲》一书于2021年出版发行后,为淮南当地文化带来深远影响,充分宣传彰显了学校对地方文化建设的贡献;学校《二十四节气背后藏着哪些中国智慧》视频图文受到新华网独家专题报道并在官网首页显示,总计阅读量突破153万,取得良好宣传效果。
新时代呼唤新作为,新征程勇担新使命。今天,站在新的历史起点,学校宣传思想工作将紧紧围绕迎接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这条主线,全面贯彻落实《中国共产党宣传工作条例》,聚焦关键,厚植优势,提质增效,为推动内涵建设、高质量发展汇聚磅礴之力,以更加优异的成绩喜迎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
我要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站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全部评论 ( 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