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峻德书院“名师有约”暨“成长导师面对面”活动成功举办

发布时间:2024-10-05 08:09:02

【开栏语:华南理工大学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贯彻落实全国教育大会、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全国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精神,落实学校第十七次党代会部署,以“一站式”学生社区建设工作为重要抓手,培根铸魂、启智润心,践行“学生永远在C位”的育人理念,聚焦培养家国情怀与全球视野兼备、“三力”(学习力、思想力、行动力)卓越的“三创型”(创新、创业、创造)人才。】

 9月21日,华南理工大学法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夏正林教授来到广州国际校区,开展了一场生动的思维导学课,为校区师生讲授一场“我们是如何思考的?”专题报告,夏正林教授用通俗易懂的语言和生动的事例,从建立思维的底层逻辑的意义,如何建立思维的底层逻辑,生活如何可能三个方面讲述,为同学们开启了创新思维的大门。

自中世纪以来,理性思维的重要性已深植于人类文化和知识发展之中。理性思维不仅是天生的能力,更是可以通过教育和实践培养的技能,它对于个人成长和社会进步具有不可估量的价值。

夏正林教授用一个生动的例子,告诉了我们拥有一个理想,良好的思维底层逻辑,对于提高我们的智商与情商都有所帮助,在理解他人所言同时,也可以进行自己理性的思考。

在这一环节中,夏教授用以一个普通的杯子为例,告诉我们基于不同人的经验与不同的经历,会有不同对事物理解的结果。在有的人看来,这是一个杯子,但如果有人一直将其用作插花,在他的认知里,这就是一个花瓶。过度追究这一物体究竟是什么,反而容易产生执念。而世界本不存在绝的对与错、高与低、好与坏。每个人在自己的眼中都是对的,在别人的眼中都是错的。所以,人生不应该有执念。

每个人可以被认为是自己思维世界的“井底之蛙”,人与人的相处中,受限于两个不同的“井底之蛙”的视线禁锢,彼此观念的交集总是偶然,而观念不一致是常态。我们需认识到在交流中,每个人都是平等的,每个有思维的个体都有其独立的价值和应得的尊重。在与他人交往时,谦虚、尊重和包容变得至关重要。而这样的认识对于促进理解和和谐的人际关系具有重要意义。夏正林教授指出我们要秉承着中华传统文化中求同存异的思想原则与人交往,以此来达成哲学上所说的共识。当二人甚至是多人达成共识后,便能迅速找寻到适合自己的条件,分工协作。

夏教授通过与同学们的互动,告诉我们思维形成的过程需要不断实践与验证,确保思维的科学性,常识之外需要通过逻辑的思考解决问题。如此往复实践,思维能力将会得到提高。

在互动环节,参加讲座的同学们踊跃提问,与夏正林教授进行了有关科学思维及人生规划方面的交流,夏正林教授针对同学们提出的问题耐心的给出了解答。

同时,峻德书院举行了成长导师聘任仪式,书院院务主任邓晶老师为夏正林教授颁发了成长导师聘书。

合影.png


责任编辑:卢朗滢

我要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站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全部评论 ( 条)

    9月21日,华南理工大学法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夏正林教授来到广州国际校区,开展了一场生动的思维导学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