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研讨分享“在地国际化”华南理工经验 中国教育国际交流协会举行首期工作坊

发布时间:2024-04-28 16:59:00

【开栏语:华南理工大学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贯彻落实全国教育大会、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全国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精神,落实学校第十七次党代会部署,以“一站式”学生社区建设试点工作为重要抓手,培根铸魂、启智润心,践行“学生永远在C位”的育人理念,聚焦培养家国情怀与全球视野兼备、“三力”(学习力、思想力、行动力)卓越的“三创型”(创新、创业、创造)人才。】

4月11日,由中国教育国际交流协会主办、华南理工大学承办的“‘在地国际化’办学新范式——华南理工大学经验”工作坊在广州国际校区举办。学校副校长徐向民,中国教育国际交流协会副会长、秘书长杨军,广东省教育厅一级巡视员朱超华出席并致辞。本次活动是中国教育国际交流协会举办的首期会员工作坊,有来自全国70所会员院校的代表参加。

开幕式上,徐向民代表学校向中国教育国际交流协会表示感谢,向所有参会院校表示热烈欢迎。他重点介绍了广州国际校区在关键领域急需人才培养方面取得的新成效。他表示,推进“在地国际化”办学,是加快新工科领军人才自主培养、建设教育强国的关键举措,广州国际校区已初步走出了一条“扎根中国大地办世界一流大学”的新路子,希望依托协会良好平台,与兄弟院校一道,携手共进、互学互鉴,共同推动加快和扩大教育对外开放,建设世界重要人才中心和创新高地。

朱超华表示,广东省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广东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精神,以“1310”具体部署为新突破,大力实施教育对外开放工程,一体推进教育强省、科技创新强省、人才强省建设。华南理工大学作为粤港澳大湾区国际化教育改革个案试点,在服务粤港澳大湾区和广东省重大发展需求,引进全球高端人才和优质教育资源,提高国际化人才培养和科技创新能力等方面取得了显著成绩,希望华南理工大学抓住发展机遇,不断深化“在地国际化”内涵建设,把广州国际校区打造成为粤港澳大湾区高等教育国际化改革的新标杆。

杨军感谢华南理工大学承办首期会员工作坊。他表示,会员工作坊是中国教育国际交流协会提升会员服务质量的有益探索,旨在通过挖掘、总结、提炼院校在国际化办学方面的探索案例和有益经验,搭建同行交流学习平台,凝聚发展共识,提升服务能力,助力院校国际交流合作高质量发展。他指出,华南理工大学在实施“在地国际化”办学方面取得了亮眼成绩,希望通过举办本次工作坊,进一步推广成功经验,希望各参会代表充分交流、深度研讨、推动合作,共同探索教育对外开放的新路径、新方式。

在主旨报告环节,徐向民系统介绍了广州国际校区在学科布局、课程体系、师资队伍、现代书院制育人模式、国际化学术治理体系以及“双向国际化”等方面进行的探索与成效。前沿软物质学院负责人重点分享了学院在推进学术治理体系改革、引入国际领先学术制度、创新性构建国际学术委员会,以及吸引培育高层次国际化创新型人才等方面的成功经验。

上海市教育科学研究院副研究员房欲飞作了题为“我国‘在地国际化’的现状、挑战及对策建议”专题报告。她指出,“在地国际化”是顺应高等教育国际化发展规律的重要探索,建议各高校进一步相互学习借鉴,通过完善相关发展策略、建立科学的评估指标体系,并以数字化教育转型为契机,探索新型国际化人才培养模式,推动跨境流动协同发展。

在分享报告环节,广州国际校区相关部门负责人就“在地国际化”背景下的工科拔尖创新人才培养、实行中国特色的预聘—长聘终身教职制、坚持“学生永远在C位”的“在地国际化”思政新模式、“在地国际化”评价与可持续发展等主题作了分享,并与参会代表进行交流和互动。

会议期间,参会代表还参观了吴贤铭智能工程学院、未来技术学院和创新工场等场地。学校党委宣传部、发展战略与规划处、研究生院、国际交流与合作处、国际教育学院相关负责人,广州国际校区各办公室、书院及学院相关负责人参加工作坊。

据悉,中国教育国际交流协会于1981年成立,是中国教育界开展民间对外教育合作与交流的全国性组织。协会的宗旨是积极推动中国教育界同世界各国、各地区的交流与合作,促进教育、科技和文化事业的发展,增进各国和各地区人民之间的了解和友谊。协会在中国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有地方协会,目前有团体会员单位1209家,国内项目合作伙伴单位1000多家。协会秘书处与50余个国家和地区的140多个教育组织和团体建立了长期交流合作关系。

活动现场.png

责任编辑:卢朗滢

我要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站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全部评论 ( 条)

    4月11日,由中国教育国际交流协会主办、华南理工大学承办的“‘在地国际化’办学新范式——华南理工大学经验”工作坊举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