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工业大学:构建“四聚四占”社区劳动教育体系, 推进“一站式”学生社区建设提质增效

发布时间:2025-04-29 22:06:17 夏叶文 曹婧轩 肖凡 钱秋荣 程佳波

 湖南工业大学“一站式”学生社区坚持以学生为中心,以“围绕学生、关照学生、服务学生、引领学生”为宗旨,以学生社区为载体,持续探索劳动教育新路径,着力构建“四聚四占”全链条式劳动教育育人体系,创新性地将劳动教育融入学生社区建设和人才培养全过程,出实招、见实效,激发劳动教育树德、增智、强体、育美的育人价值,将“一站式”学生社区打造为五育并举的重要阵地,努力培养兼具劳动精神、实践能力和社会责任的新时代应用型人才。

一、“四聚”赋能,筑牢社区劳动教育育人基石

1. 聚焦顶层设计,创新劳动教育制度体系。学校高度重视劳动教育,从组织、制度、经费、考核等各方面为学校劳动教育整体实施指明方向和提供可靠保障。明确劳动教育推进工作主管校领导和劳动教育负责部门;根据学校实际情况,修订本专科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把劳动教育明确纳入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制定劳动教育总体实施工作方案、加快构建五育并举育人体系的实施意见、劳动教育工作量核算办法、劳动教育实践课方案等制度;设立劳动教育专项经费,用于开展劳动教育研究、劳动教育实践、购买劳动工具等。

劳动主题教育活动.jpg

                                                                   劳动主题教育活动.jpg

2.聚焦队伍建设,打造劳动教育专业团队。在全校优秀教师中选拔劳动理论课教师,专兼结合,定期开展课程研讨和培训;根据年级、专业、住宿等情况,安排辅导员担任学生社区劳动实践指导老师,每周深入社区指导学生开展劳动实践,确保劳动安全和实施效果;成立校级“寓心·育人”学生社区辅导员专项工作团队,全面跟踪、调研、反馈、研究学生社区劳动教育运行情况,及时调整和制定相关制度,持续保持劳动教育创新活动和育人实效。

“寓心·育人”学生社区辅导员专项工作团队工作研讨沙龙.jpg

                                         “寓心·育人”学生社区辅导员专项工作团队工作研讨沙龙.jpg

3.聚焦课程优化,搭建劳动教育课程集群。按照“1+6+N”模式构建劳动教育课程体系。1是开设1门《大学生劳动教育》必修理论课程,课程设置为0.5学分8学时,根据学校实际编制校本劳动教育教材,授课时间为大一第一学期;6是6学期的劳动实践课,开设《大学生劳动教育实践课》,课程设置为1.5学分24学时,实践课授课时间为大一至大三期间,每学期4学时;N是建设多门劳动教育选修课,学校鼓励各学院结合时代特色、专业情况开展丰富多彩的劳动选修课,满足学生的劳动综合能力提升需求。

学生劳动教育理论课.png

学生劳动教育理论课.png

4.聚焦考评提质,健全劳动教育评价体系。社区劳动教育理论课、实践课实施情况纳入教学督导体系,每年对劳动教育课程的课程设置、教学效果、组织保障等进行督查和指导,确保课程质量;优化社区劳动实践课考评制度,以学期为单位全面客观记录学生劳动过程和结果,根据劳动过程、劳动成效评定学分。深化综合素质测评改革,增加劳动教育在综合素质评价中的占比,设立“第二课堂成绩单”,将学生劳动实践情况纳入第二课堂进行考评,引导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

学生社区每周劳动实践考评通报.png

                                                             学生社区每周劳动实践考评通报.png

二、“四占”合力,深挖社区劳动教育育人实效

1.培育社区劳动教育品牌占领文化阵地。“劳动+文化”项目化培育社区劳动教育品牌,通过持续培育,实现学生社区每月一主题品牌文化活动。不断创新与整合,“一见寝心,宿说美好”寝室文化节、“小空间,大智慧”社区收纳活动、“劳动润心,成长有径”五一劳动节、“多彩军训,方正青春”个人内务比赛、“洗”迎新生,“宿”说美好主题活动、劳动实践主题活动月等品牌活动深受学生喜爱,进一步丰富了校园文化建设和学生劳动体验,让劳动教育扎根社区、浸润人心。同时,每年通过表彰先进、树立典型、总结经验,扩大了学生社区劳动文化活动品牌影响力。

学生社区劳动教育特色活动.jpg

                                                                 学生社区劳动教育特色活动.jpg

2.加强社区劳动教育自治占领思想阵地。组建校、院两级社区管理委员会自治学生团队,引导学生全面参与社区宿舍排查、卫生检查、安全巡查、维修跟进、活动组织等各项管理与服务;通过校院社委会对接例会、工作督查、定期考核等制度确保社区学生自治有序运行;构建“苑区—楼栋—楼层—宿舍”四级网格化社区管理体系,各级网格员由学生党员、入党积极分子、优秀学生干部担任,实现社区学生“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务、自我监督”深度自治。

学生社区管理委员会每月全体大会.png

                                                     学生社区管理委员会每月全体大会.png

3.拓展社区劳动教育场域占领实践阵地。学生社区宿舍楼栋设立社区劳动实践区240个,实践区涵盖社区所有楼栋连廊、阳光房、走廊及社区党团活动室、学习空间、新媒体中心、朋辈小屋、青年之家、学生自治办公室等功能室,学生劳动教育实践区覆盖宿舍楼栋面积约272500㎡,实现保洁从宿舍楼栋全面撤离;以社区为中心,在社区周边设立18个劳动志愿服务区,将劳动教育从社区延伸至校园各场域,进一步丰富学生劳动形态,促进校园文卫生环境优化提质。

劳动教育实区分布图.png

                                                            劳动教育实区分布图.png

        4.弘扬社区劳动教育精神占领宣传阵地。强化线下宣传,利用社区宣传栏、连廊、大厅、功能室等空间,以标语、口号、海报、宣传画等丰富的形式弘扬劳动理念、精神和宣传校园各项劳动教育活动;占领线上劳动教育宣传平台,通过校院两级官网、电子屏、团学微信公众号、视频号、HUT学工在线、HUT社委会等平台大力宣传劳动教育和劳动精神,每周公示学校劳动教育实践开展情况,设立劳动教育专栏,形成校院联动、平台联动、线上线下联动的宣传矩阵,实现劳动教育宣传同频共振。

社区劳动实践课每周成果展示.png

                                                        社区劳动实践课每周成果展示.png


责任编辑:夏叶文
湖南工业大学着力构建“四聚四占”全链条式劳动教育育人体系,创新性地将劳动教育融入学生社区建设和人才培养全过程。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