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建设高校 > 黑龙江大学

黑龙江大学外国语言文学学院:打造“驻心护航”学生社区育人新生态

发布时间:2025-06-14 20:45:26 黑龙江大学

黑龙江大学外国语言文学学院充分发挥“一线”工作优势,以“队伍入驻”为核心抓手,积极推动学院力量下沉一线、思政力量扎根一线、服务保障围绕一线,常态化深入学生社区,建立与学生常态化交流互动机制,及时解决涉及学生思想、学习、生活、发展等实际问题,打造“浸润式、网格化、有温度”的一站式学生社区育人新生态。

一、党建引领强根基,筑牢社区育人“红色引擎”

一是坚持党的领导,激发基层党建活力。学院领导、学业导师、任课教师、辅导员、公寓辅导员,深入践行“一线规则”,五支力量下沉社区。在每年迎新季、毕业季等重要时间节点常态化深入学生社区,解决学生的思想、学习、生活、发展等方面的实际问题。开展专题思政课、理论宣讲、思想调研,掌握学生的思想动态,加强与学生的直接沟通和交流,了解学生的需求和建议,将更多党的创新理论送到社区学生身边,打通凝聚共识的“最后一公里”,坚定领航学生成长航向,在“浸润式”的党建氛围中把学生培养成为又红又专的时代新人。二是推动自我管理,强化基层组织建设。学院党委、各学生党支部垂直对接学生社区和具体宿舍开展工作,利用党员网格员、学生自管委、寝室联络员三支队伍实现党组织对学生的全覆盖。通过设置党员先锋岗、党员寝室亮牌,建立健全以服务奉献为导向、以素质养成为目标、以经历认证为保障、以制度规范为基础的长效机制,发挥学生骨干队伍带头参与学生社区管理与服务工作作用。三是促进文化浸润,满足学生个性需求。发挥学生队伍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监督、自我服务作用,构建了师生联动、朋辈引领、全员参与的成熟机制,举办社区文化节、学生座谈会、学习经验分享会、学习小组帮扶等丰富多彩的学生社区第二课堂活动,繁荣学生社区文化。通过“沉浸式”谈心谈话、点对点实地走访、学生接待日,了解心声、征集建议、倾听诉求,以提升服务的针对性和有效性。

党课进社区.jpg

辅导员入驻学生社区谈心谈话.jpg

二、“三聚焦”强赋能,构建精准育人服务体系

一是聚焦“资源融通”,组建“多语种成长导师团”,邀请专任教师定期进社区开设“学术下午茶”;联动优秀校友举办“职场沙龙”,将学业指导与职业规划嵌入生活场景;发挥朋辈力量,从研究生中选拔优秀党员担任社区兼职辅导员。二是聚焦“精准帮扶”,推行“辅导员+公寓辅导员”网格化服务,开展“每周三相约”“解忧杂货箱”“团体心理沙盘辅导”等活动,实现 “危机事件1日干预、思想困惑3日响应、学业困难5日介入”,靶向解决学生心理危机、思想困惑、学业压力等难题。三是聚焦“活动协同”,以队伍入驻赋能品牌活动升级,构建“3+N”活动体系,开展社区文化节、外语节、体育节品牌活动,形成“队伍引领活动、活动反哺育人”良性循环。

学生社区寝室团体心理辅导.jpg

学院领导入驻学生社区与学生交流.jpg

三、创新机制提质效,打造社区治理“黑大范式”

黑龙江大学外国语言文学学院创新机制提质效,打造社区治理“黑大范式”。一是整合学业辅导、心理服务、文化活动和党建资源,构建了“心理+”“学业+”“文化+”“党建+”等多维育人体系,该模式可为不同院校提供多元育人力量下沉社区的范例,助力高校打破育人时空限制,构建全方位育人格局。二是聚焦“精准帮扶”“资源融通”“活动协同”的“三聚焦”举措,为学校解决学生思想、学业、职业等问题提供创新思路与可操作方案,打造“多跑腿”到“一站通”的社区育人共同体,有效提升育人质量与效率。三是发挥队伍入驻与学生活动的深度融合,推进特色育人品牌活动进社区,让教育管理真正扎根在学生成长的每一个角落,将“一站式”学生社区真正打造为学生党建前沿阵地、“三全育人”实践园地、平安校园样板高地。

一站式学生社区文化节.jpg

责任编辑:姜志懿
黑龙江大学外国语言文学学院常态化深入学生社区,打造“浸润式、网格化、有温度”的一站式学生社区育人新生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