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哈尔滨工程大学至信书院|以美育人·以文化人:走进敦煌艺术瑰宝,共探文化传承创新

发布时间:2025-05-14 09:30:13 冯赞元 黄驰 刘蔓仪

为助力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进一步提升学生审美素养与文化自信,营造发现美、理解美、追求美的美育氛围。2025年5月7日,第7期红枫讲堂在图书馆二楼学术报告厅精彩开讲。本次活动由哈工程图书馆、国家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基地主办,智能科学与工程学院、至信书院承办,特邀中国敦煌吐鲁番学会常务理事、西北工业大学文化遗产研究院赵晓星教授,以《新时代敦煌文化的传承与创新》为题,携百余名师生共赴一场跨越千年的美学对话。

国家知识产权局通信发明审查部副处长庞娜、智能学院党委副书记、至信书院执行院长徐宝贵、哈工程图书馆副馆长姜述强、国家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基地宋冠仪、智能学院2024级辅导员黄驰出席本次活动,与青年学子共鉴文明之光。

微信图片_20250514092346.png

赵晓星教授以深厚的学术积淀,通过详实的图像资料,生动展现了敦煌作为"沙漠美术馆"的独特价值,为师生们带来了一场精彩的美育盛宴。

微信图片_20250514092409.jpg

讲座主要内容包括

1.以敦煌为镜,照见文化根脉之美

赵晓星教授从学校美育培养的重要载体为切入点,细致介绍了从莫高窟的飞天壁画,到藏经洞的千年典籍,再到精美的彩塑佛像如此的敦煌艺术所蕴藏的中华美学价值,引导青年学子在千年壁画中感悟文化根脉

2.以数字为笔,书写文明传承新章

详细并系统梳理了研究院数字化实践的里程碑式突破:从传统展陈到"数字敦煌"完成30个洞窟全景数字化采集,实现全球用户720°沉浸式观展;"云游敦煌"小程序上线3年服务超1800万用户,日均互动量逾10万次。此创新路径以技术赋能文化,构建"数据采集-平台搭建-场景应用"全链条体系,真正实现文化遗产从"抢救性保护"到"创造性转化"的跨越式升级。

3.以青春为炬,点亮文化自信之光

现场师生围绕敦煌文化传承创新展开深度思辨并踊跃提问,以专业视角叩击时代命题。赵晓星教授用鲜活案例逐一回应,以深厚学养直面“考题”,结合本土实践成果逐层拆解。

微信图片_20250514092619.jpg

现场互动环节高潮迭起,既有青年学子基于学科交叉视角的创新追问,亦有对文化使命担当的深刻叩问。师生在观点交锋中凝聚共识:以数字技术为媒、以青年创意为翼,方能激活传统文化基因的当代生命力。参会师生纷纷表示,此番学术对话既是一场知识盛宴,更是一堂生动的文化自信教育课,获益匪浅、启迪深远。

微信图片_20250514092651.png

本次讲座是是至信书院"一站式"社区建设“美育浸润”的重要举措,携手图书馆、国家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基地将高雅艺术引入师生生活圈,实现了美育培养的零距离浸润,使师生从敦煌守护者的坚守中感受文化传承的使命感,更深刻体会到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对坚定文化自信的时代意义。同时,也为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新时代人才贡献力量。

责任编辑:李佳
哈尔滨工程大学至信书院承办第7期红枫讲堂——新时代敦煌文化的传承与创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