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美育人铸匠心,非遗传承润社区——湖北职业技术学院“一站式”学生社区美育实践探索

发布时间:2025-03-25 10:44:46 范爽

在新时代职业教育改革的浪潮中,湖北职业技术学院以“一站式”学生社区建设为支点,将“以美育人、以文化人”的教育理念转化为生动的实践图景。通过构建“非遗传承+社区浸润+创新转化”三位一体的美育体系,学校不仅让传统文化在职业教育中焕发新生,更在校园内外编织出一张“美育无边界”的立体网络,实现了从技艺传授到价值引领的跨越式发展。

一、传承匠心:非遗工坊激活文化基因

作为湖北省非遗传承的重要阵地,湖北职业技术学院教育与艺术学院依托省级非遗传承基地,打造了“非遗工坊”特色项目集群。该平台突破传统教室的物理边界,将孝感雕花剪纸、泥塑、皮影戏等非遗技艺引入学生社区,构建起“技能大师工作室+实践工坊+社区展厅”的沉浸式学习空间。例如,方新晖教授领衔的雕花剪纸技能大师工作室,不仅开发出蓝硒工艺、热转印等创新技法,更将课程体系细化为“纹样解析—材料实验—文创开发”三大模块,已培育出20余种融入现代审美的文创产品,涵盖UV胶饰品、茶器装饰等生活化场景。

图片1.png

这种“工作坊式教学”的创新模式,让学生在实践中亲历非遗的活态传承。学生则通过创作《二十四字核心价值观》》等主题作品,在刀尖纸隙间触摸地域文化脉络。

图片2.png

二、手工创意坊:粘土制作与手绘课绽放艺术魅力

为丰富学生课余生活,提升学生艺术修养与实践能力,我校“一站式”学生社区精心打造了手工创意坊,定期开展粘土制作与手绘课程。这些课程吸引了众多学生的积极参与,成为社区文化建设的一道亮丽风景线。

在粘土制作课程中,学生们充分发挥想象力,将色彩斑斓的粘土巧妙地捏塑成各种栩栩如生的造型。从憨态可掬的小动物到精美的动漫人物,每一件作品都凝聚着学生的创意与心血。通过这一过程,学生不仅锻炼了手部精细动作与协调能力,还在创作中找到了乐趣与自信。

图片3.png

手绘课程同样备受学生喜爱。在专业老师的指导下,学生从基础的绘画技巧学起,逐渐掌握色彩搭配、构图布局等知识。他们用手中的画笔在画布、纸张上描绘出心中的美好世界。一些学生还将手绘作品装饰在宿舍或社区公共空间,为校园生活增添了一份温馨与个性。

图片4.png

图片5.png

三、美育润心:社区课堂涵养价值认同

湖北职业技术学院将“一站式”社区转化为思政教育的新场域,通过非遗技艺与时代精神的创造性结合,实现美育的深层价值引领。2024年“三八”国际妇女节期间开展的“巾帼匠心·剪绎清廉”主题活动,正是这一理念的生动注解。刘锦老师以剪纸为媒介,设计“莲花映初心”“清风竹影”等系列纹样,在教授镂刻技法的同时,将廉洁文化融入艺术创作:党徽与莲花交织的构图诠释初心使命,竹影婆娑的留白传递清风正气。参与活动的社区居民在红纸翻飞中,既体验到“三分剪七分悟”的艺术真谛,更完成了一次“指尖上的廉政教育”。

图片6.png

湖北职业技术学院教育与艺术学院通过“一站式”学生社区建设,探索出美育与职业教育深度融合的“湖职方案”。在这里,非遗不仅是需要保护的遗产,更是激活创新思维的密码;美育不仅是艺术技能的传授,更是价值塑造的熔炉。当剪纸的镂空光影洒落在3D打印的现代器物上,当传统的泥塑盛满青年创意的活水,一幅“技艺可传承、文化可感知、价值可共鸣”的育人画卷正徐徐展开——这或许正是新时代职业教育最美的模样。


责任编辑:祝非凡
构建“非遗传承+社区浸润+创新转化”三位一体的美育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