坚持党建引领 增强“一站式”学生社区育人成效

发布时间:2023-12-27 10:10:03 冯森洋 黄翠芳

湖北生态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始终坚持党的全面领导,认真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深化推进落实教育部关于“一站式”学生社区建设工作要求,科学谋划、积极创新、狠抓落实,以“一站式”学生社区建设为抓手,整合资源、协调推进,融合学生管理和文化育人为一体,点面结合,把“一站式”学生社区建设作为践行“三全育人”“五个思政”工作的重要阵地之一,积极构建大学生思政工作新格局。

一、强化党建引领,夯实桥头堡育人实效。一是校党委高度重视。成立工作领导小组,由党委书记和校长担任组长,集中研究部署“一站式”学生社区建设工作2022年在校党委统一领导下,党政齐抓共管,完成了社区主体升级改造,形成“1+1+2+4” 的学生社区合理布局,实现了校园社区服务的全覆盖。二是党员干部践行“一线规则”落实育人服务工作。学校党政一把手主讲“开学第一课”,落实好“校长接待日”“学生座谈”等活动,面对面聆听学生成长诉求。结合学校班主任工作机制,校领导和各级党员干部每人联系一个班级,积极落实“八个一” (每月组织1次班团活动、1次安全班会、听1次课、下1次寝室、开1次班干部见面会,每学期组织1次讲座、1次课外活动、完成1遍全体学生谈心谈话)的工作任务,夯实育人工作最后一个环节。三是深化社区党(团)支部建设。设立社区功能型基层党(团)支部,融合大学生公寓管理委员会的工作机制,选聘优秀党员师生或入党积极分子担任联络人,积极开展义务服务、党史学习、政治理论学习和交流,打造坚强的基层组织工作团队。

BQ64K.png

二、完善“网格化”建设,压紧多方责任落实。一是好顶层设计, “校、院、班、寝”为主线,师生联动,责任清晰,充分发挥团学组织的能动性,调动学生参与社区建设发展的积极性,项目到人、责任到人。二是强化制度建设,厘清多方责任。以任务驱动为导向,校级统管、院级参与,理顺社区党(团)建设、心理服务团队、名班主任(辅导员)工作团队进社区等工作机制,立足专题活动与日常服务,实现融合互通,全面提升社区工作与服务水平。三是强化教师参与力度,明确辅导员、思政课教师、专业课教师进社区的工作机制,积极通过学生座谈、微讲座、职业发展咨询等活动,把育人工作落到实处。落实好辅导员入住社区值班值守工作,要求每名辅导员入住社区不少于一周,深入寝室走访、座谈,化解矛盾、解决问题,全面了解学生思想动态和身心状态,服务走心办实事、陪伴成长出实效。

社区活动——“生态瓶”手工制作.jpg


三、坚持项目驱动,提高社区建设影响的辐射力。一是依托青年志愿者服务站、国旗护卫队、大学生艺术团等社区实践团队,积极走出社区、走出校园,立足服务面向师生、面向社会的建设思路,开展“晨曦工程—结对帮扶”“文化下乡—走进巴东”“‘五艺’技能进社区”“问津生态皮影艺术团公益演出”“自然教育‘五进’”等活动,深入基层开展服务,先后被湖北日报等多家省级媒体播报。二是强化文化育人。落实好学生社区文化墙、阅读角建设,把校内师生“手绘墙”“花墙”“仿古建实践基地”“党史文化宣传长廊”“校友林”等主题文化载体纳入社区育人实践,彰显“生态文化”育人特色,成绩斐然,先后获省级教研项目3项。三是把名班主任(辅导员)工作室融入社区发展充分发挥示范和带动作用,打造“一院一品”的学生管理特色品牌,把育人服务工作推向最前沿。当前,全校有“红心匠语”“圆·艺”等7个名班主任(辅导员)工作室建设团队顺利入驻学生社区开展工作,成效显著。

社区技能培训——急救培训.jpg

J%@J(SVJLW$H]2U_)X3NS`I.png



 

 



责任编辑:冯森洋
学校“一站式”学生社区注重系统化建设,构建“1+1+2+4” 的社区布局,社区建设以项目为引领、任务驱动为主,注重激发内在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