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站式”学生社区风采展示⑩|生命科学学院:党建领航,多元协同:生命科学学院“一站式”学生社区建设
“一站式”学生社区综合管理模式建设是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重要举措。生命科学学院积极响应号召,以党建引领为核心,以三全育人为主线,以平安社区为基础,以智慧服务为支撑,扎实推进“一站式”学生社区建设。
一、党建引领,夯实思想教育阵地
生命科学学院积极创新社区党支部设置形式,充分发挥党建引领在社区建设中的作用,以楼宇为单位成立功能型党支部,引领带动社区学生跨学科跨年级,共在学生社区成立2个党支部,3个党小组。
01.强化理论武装
每周组织学生党员和入党积极分子开展理论学习,深入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二十大精神。举办党团活动进宿舍、“点润心渠”青年读书班、微党课等活动,引导学生坚定理想信念,厚植爱国情怀。本学年共开展理论学习活动38次,微党课50次,参与党员及积极分子达3500人次。
生命科学学院领导、专任教师、班主任、人生导师、辅导员深入学生社区,落实全员育人,汇聚社区育人合力。党员教师、业务班主任及学业导师深入学生社区,打造“人生导师领航工程”“青年教师分享会”等学业发展指导品牌活动。遴选骨干教师担任人生导师一对一指导学生宿舍,引领学生成长,选聘行业精英、杰出校友等校外育人队伍走进学生社区开展指导,打造“牵手精英,共话成长”优秀校友讲堂。
02.发挥先锋作用
设立党员示范岗,党员责任区,实施学生党员包联宿舍制度,鼓励学生党员在社区生活中亮身份、树形象、作表率,带动广大同学共同进步,进一步增强学生党组织的创造力和凝聚力。
03.创新党建模式
将党建工作与社区文化建设有机结合,打造“党建 + 文化”特色品牌,结合学生党员自身专业特点和优势,组织开展了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社区文化活动。如开展“不忘初心,强国有我”主题活动、党纪学习教育、廉洁文化建设主题教育等。
二、三全育人,助力学生全面发展
01.打造多元育人队伍
生命科学学院领导、专任教师、班主任、人生导师、辅导员深入学生社区,落实全员育人,汇聚社区育人合力。党员教师、业务班主任及学业导师深入学生社区,打造“人生导师领航工程”“青年教师分享会”等学业发展指导品牌活动。遴选骨干教师担任人生导师一对一指导学生宿舍,引领学生成长,选聘行业精英、杰出校友等校外育人队伍走进学生社区开展指导,打造“牵手精英,共话成长”优秀校友讲堂。
02.发挥朋辈引领作用
开展社区“朋辈引领,榜样力量”系列宣讲活动,组织毕业年级学生骨干、党员结合自身经历,从专业学习、学生工作、科研竞赛、考研就业等方面与低年级学生进行分享。
03.实现全过程全方位育人
学院构建“入学-成长-毕业”全周期档案,分别针对不同阶段组织开展教育活动,形成五育并举活动矩阵。涵盖新生入学教育、劳动教育、学生素养提升、职业发展规划、毕业生教育等。
低年级学生,每日进行宿舍园区卫生打扫,每周参加学校义务劳动。学院还以重大节日为契机,结合专业特色,组织学生走进实验室、实验田,参与植物种植、动物养殖、园林培育等活动。
依托“一站式”学生社区平台,学院开展师范生教学技能同伴训练,构建“宿舍微单元+社区大平台”协同育人模式,将专业训练嵌入宿舍空间。为师范生宿舍配备小黑板、高中生物课全套教材,推行“三笔一话”每日打卡制度,进行硬笔、软笔、粉笔字及普通话训练。同时在社区开展教资学习,每周进行学习内容总结分享,实现师范生成长日常化培养。
依托“一站式”社区学院积极开展党团活动进宿舍、“宿舍文化活动月”、少数民族爱国主题演讲比赛、“21天卫生挑战赛”等活动,评选出星级文明宿舍、民族团结演讲之星,促进学生宿舍形成良好的精神面貌;评选表彰“生命之虹”年度“聚力蓝团”宿舍、宿舍先进个人,促进学生宿舍形成良好的精神面貌,强化学生主人翁意识,致力于社区宿舍空间育人文化氛围改善,让学生全面参与文化浸润型社区建设。
三、平安社区,保障学生生活安全
01.加强制度建设
学院每周组织宿舍卫生安全联查,检查宿舍消防安全、卫生情况并形成简报。设立宿舍安全员、信息员,构建多维宿舍安全工作网络体系。每月开展消防安全检查,针对吸烟同学建立台账,签订禁烟承诺书,引导学生规范停放电动车。
02.强化安全管理
学院建立健全社区安全管理制度,加强学生日常管理和行为规范教育。通过举办安全知识讲座、发放宣传资料,普及消防安全、交通安全、网络安全等知识。加强宿舍检查,严禁使用违规电器和私拉乱接电线。每学期开展安全法制教育,做好防范非法网贷、传销、电信诈骗、非法宗教活动等专题教育。
03.定期心理辅导
心理辅导员和各年级辅导员为学生提供专业、便捷的心理咨询服务,定期开展心理委员、宿舍长、学生骨干心理培训,举办“心理健康活动月”、心理团辅等活动,实现心理健康教育在学生社区内的有效延伸,帮助学生缓解学业、生活上的压力和紧张情绪。
四、智慧服务,提升社区管理效能
01.推进信息化管理
利用信息化手段,对学生社区的人员、设施、活动等进行管理,建立学生信息数据库,实现学生信息的动态管理。
02.提供个性化服务
根据学生的兴趣爱好、学习需求和发展方向,为学生提供个性化的服务,提供个性化的学习资源、就业信息和活动通知;开展线上线下心理咨询服务,为学生提供心理支持和帮助。同时,鼓励学生参与社区文化节的策划和组织工作,满足学生的个性化需求,提高学生的参与度和满意度。
生命科学学院将继续以党建为引领、以学生共同生活区域为基础,探索新时代学生社区的思想政治工作新模式,推动社区建设、管理、服务工作,将学生社区打造成重要育人阵地,让思想政治教育在学生社区落地生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