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交通职业技术学院经济管理系尚信驿站 一站式学生社区建设成果展示报告
为深入贯彻落实教育部“一站式学生社区综合管理模式”建设要求,河北交通职业技术学院经济管理系以“三全育人”理念为引领,立足高职院校学生特点,经济管理系于一号学生宿舍楼打造了“尚信驿站”一站式学生社区。通过整合资源、下沉服务、创新载体,构建起集党建引领、学业指导、生活服务、文化建设于一体的育人新阵地。现将建设成果从党建引领、队伍入驻、学生参与、文化建设、数字赋能、条件保障六个方面总结如下。
一、党建引领:筑牢社区红色阵地1. 党建力量下沉
以5月7日的“青马骨干聚能环”月度分享主题活动为载体,推动学生党员、入党积极分子参与社区治理,发挥先锋模范作用。
结合5月22日“李保国志愿服务先锋队”活动,组织学生深入东坪村开展实践,将思政教育从课堂延伸至社区和社会。
2. 党团共建机制
在社区内设立“党员先锋岗”,由教师党员牵头,定期开展政策宣讲、谈心谈话,解决学生思想与生活难题。
通过通过4月9号的“简历指导大赛”活动融入职业价值观教育,引导学生树立“尚信笃行”的职业信念。
成果亮点:党建活动参与率达85%,学生递交入党申请书人数显著增长。
二、队伍入驻:打造专业化服务团队1. 教师轮值制度
安排4名女教师轮流入驻社区,覆盖心理咨询、就业指导、学业帮扶等职能,确保每日有专人响应学生需求。
教师通过5月21日的“青春有我,志愿同行”活动与学生同学习同劳动,增强师生黏性。
2. 校企协同参与
邀请校企合作企业参与“简历比赛”评审,将职场需求直接对接社区服务。
成果亮点:累计解决学生问题70余件,学生反馈问题程度明显下降,学生满意度显著提高。
三、学生参与:激发自治内生动力1. 活动载体多元化
读书分享会(4.23)、摄影记录活动(5.13)等由学生自主策划,覆盖文艺、技能、公益多领域。
“大学生生理健康教育”(4.16)采用朋辈宣讲模式,提升学生自我管理能力。
2. 志愿服务常态化
号召学生自率委员会、学生等多个学生组织负责活动组织、空间维护,持续累计志愿服务时长。
成果亮点:学生参与活动率明显提升,志愿服务扩大化
四、文化建设:营造“尚信”品牌生态1. 核心价值观浸润
以“共沐书香”读书会为载体,推广诚信、工匠精神等主题阅读,形成“尚信”文化IP。
宿舍楼内设置文化墙,展示学生摄影、读书笔记等作品,强化社区认同感。
2. 职业素养培育
通过简历比赛、企业讲座等活动,将经济管理专业特色(如会计、营销)融入社区文化建设。
五、数字赋能:构建智慧服务网络1. 线上服务平台
将“尚信驿站”的诸多活动内容同步投稿至经济管理系微信公众号,实现活动报道、宣传等功能线上化,日均访问量持续上升。
利用问卷星收集学生需求,精准匹配服务(如简历指导活动参与率达95%以上)。
2. 数据驱动管理
建立学生成长档案,通过活动参与数据分析个体需求,为个性化帮扶提供依据。
六、条件保障:夯实社区运行基础1. 功能空间优化
设立辅导员工作室,为日常谈心谈话、学业指导、心理疏导提供专属空间,确保师生互动私密性与专业性。
打造党团工作室,作为党员教育、团支部活动的固定场所,配备党旗、团徽、理论学习资料等,强化红色阵地功能。
2. 资源整合与共享
充分利用现有宿舍公共区域,将自习区、活动区与工作室联动,实现空间多功能化使用。
与学校后勤部门协同,保障水电、网络等基础设施稳定运行,满足学生日常需求。
3. 制度保障
制定《社区教师轮值考核办法》,明确辅导员、党员教师在工作室的职责与服务标准,将工作成效纳入评优体系。
建立学生反馈机制,定期收集对工作室服务的建议,持续优化空间使用效率。
成果亮点:
辅导员工作室日均接待学生20人次,解决学业、心理等问题覆盖率100%。
党团工作室累计开展主题活动多场,参与学生党员、积极分子人数持续上升。
七、总结
“尚信驿站”一站式学生社区通过党建引领把方向、队伍入驻强服务、学生参与促自治、文化建设树品牌、数字赋能提效率、条件保障稳根基,初步形成了具有经管特色的育人新生态。未来,经济管理系将进一步深化校企社联动,推动社区成为学生“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务”的实践高地,为培养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持续赋能。
经济管理系
2025年5月30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