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交通职业技术学院轨道交通系开展心肺复苏急救技能培训,筑牢学生生命安全防线
为深入推进校园安全教育工作,提升学生应对突发事件的自救互救能力,河北交通职业技术学院轨道交通系近日在“一站式”学生社区“匠心驿站”开展心肺复苏急救培训,通过“传帮带”阶梯式教学模式实现技能培训全覆盖。本次活动以“黄金四分钟”急救理念为核心,通过情景模拟方式,有效提升学生应对心脏骤停等突发状况的处置能力,为构建“人人懂急救、急救为人人”的平安校园生态注入新动能。经实战化训练,参训学生均掌握规范急救流程,培训成效显著。
科学筹备夯实培训基础
活动筹备阶段,河北交通职业技术学院轨道交通系团总支通过线上线下多渠道展开动员:在班级群发布招募公告、召开主题班会讲解培训意义,遴选已掌握心肺复苏技能的学生组建讲师团。经急救技能、教学表达双维度考核,最终确定首批“学生讲师”。为保障培训效果,系部通过预先配置急救教学模具、急救手册等教学物资,为培训活动构建起“硬件+软件”的双重保障体系。
情景教学提升实操能力
培训当日,“一站式”学生社区“匠心驿站”化身“急救实训战场”,学生讲师团结合校园生活场景设计教学案例,在仿真模型前展开情景化教学。学生讲师结合自身学习经历,结合校园生活场景精心设计教学案例,用“食堂噎食”“球场猝倒”等真实可能发生的状况作为教学切入点,瞬间拉近了理论与实操的距离。
在情景模拟环节,讲师团队以“三步判断法”切入,从意识评估、紧急呼救到定位按压、气道管理、人工通气,逐项拆解操作流程。通过生活化案例解析、规范化动作示范,将专业急救知识转化为通俗教学语言,形成“理论讲解-动作示范-实操练习”三位一体教学模式,确保每位学员都能掌握“敢救、会救、能救”的真本领。
持续推进构建安全生态
作为校园安全教育创新实践,本次培训实现了建立“学-练-评”闭环体系,创新实施“学生讲师+专业教师”的立体化教学模式,既夯实了学员的应急救护技能,更在实操互动中培育了生命至上的责任担当。急救技能实训不仅使学生掌握了关键时刻“敢救、会救”的实操能力,更通过“教学相长”的育人实践,让急救知识在同龄人间产生裂变式传播,在青年学子中厚植“生命至上”的价值理念,这种将专业急救体系转化为青年学子行动自觉的探索,为构筑校园安全屏障贡献青春力量,为构建"人人懂急救、急救为人人"的平安校园写下生动注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