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心铸魂在行动 用“青言青语”做好社区宣讲
河北工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指导推进“红心铸魂”学生理论宣讲团建设,将“学习宣传党的二十大精神”“继承弘扬红色文化”列为宣讲团工作主线,坚持 “老带新”“结组学习”“集体研学”“专家讲座”等形式主题学习18次,根据党的二十大报告拟定宣讲专题4个,面向校内学生社区、天津基层社区、实践基地等作有针对性的互动式微宣讲27场,累计输送宣讲45场,受众4000余人,成效显著。把理论宣讲工作牢牢扛在肩上、抓在手上,推进党的二十大精神在津冀大地深耕厚植、深入人心,推动红色基因薪火相传。
优配队伍,多维联动,组建政治素养高、理论功底深、学习能力强的宣讲团队
宣讲团初始成员源自“传承红色文化 寻访革命遗迹”社会实践,结合自主报名、简介初筛、面试选拔、活动发掘,挑选出一批优秀宣讲员,并发挥“老带新”模式优势,在人员更迭换届中,形成有机循环。团队现由马克思主义理论专业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专业本科生58人组成,由研究生发挥理论水平优势,带领本科生学好理论;本科生优化宣讲设计,引入音乐、舞美、剧本杀等新形式提升宣讲“抬头率”“点头率”。宣讲团建设成效显著,共有八名成员获聘天津一中青马工程讲师团优秀讲师。两名成员获评第六届全国高校马克思主义理论学习下夏令营优秀营员。部分课程获河北工业大学“思政公开课大赛”奖项。
图 1 青(广)源街道团工委联动宣讲团举办的“讲好红色故事,传承红色基因”宣讲与红色剧本杀活动.png
图 2 宣讲团成员“青马工程讲师团优秀讲师”荣誉证书.png
优设培训,全面立体,开展内化与外化相结合的立体全方位培训
内化层面,宣讲团开展团队内部的理论学习,以“结组学习”“集体研学”形式,定期开展备课会、宣讲选题会、本研结合讨论8场;另一方面,团队由马克思主义学院思政课专业教师指导理论学习;同时,依托学院资源,对话专家学者,全团聆听了中共上海市委党校汤荣光教授、中国社会科学院郑飞教授专家关于党的二十大精神的专题讲座2场。外化层面,宣讲团重视朋辈引领,邀请南开大学7所高校宣讲团开展党的二十大精神联学10余小时,加深理论研究,交流收获与宣讲经验,在一次次交流中形成“理论—宣讲—理论”的良性循环。
图 3 宣讲团“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集体备课活动.png
优化形式,深耕社区,采用交流互动多、受众覆盖广的宣讲方法
2021年,宣讲团走基层、进社区,宣讲地域跨北京、天津、河北、山西、河南、新疆多个县市,深入社区、企业、乡村、学校等开展实地宣讲113场,录制宣讲视频50余个,制作微团课8节,编制宣讲标准化教材一套。在宣讲过程中,根据宣讲受众职业特点、地域差别、文化水平等因地制宜制定宣讲方案:在天津市发电楼社区,针对受众年龄偏大的特点,把百年党史化成一个个小故事,使党史教育“活起来”;在河南省商丘市睢县茶徐小学,开展“党史故事进课堂”,结合红歌教学、党史诵读、手抄报绘制等多种形式,带领孩子们接受红色文化洗礼,将红色火种播撒在基层乡村。面向天津市西青区、北辰区青广源街道5个社区开展校地共建,输出党的二十大精神主题宣讲。借助过年走亲访友机会,宣讲团成员面向天津、河北、山西等省份20余社区开展小型“党的二十大精神加油站”系列微宣讲22场,宣讲对象化、分众化、互动化,针对不同人群以“身边事”讲实“硬道理”、从“小切口”道出“大道理”一问一答、有来有回,将党的二十大精神送到田间地头。
图 4宣讲团联动盛福园社区共建并进行宣讲,传播党的二十大精神.png
优创阵地,塑造品牌,打造传播效果好、口碑品质优的宣讲产品
2022年底至2023年,宣讲团前往天津市北辰区双街镇上河花园社区、青(广)源街道荣雅园及盛福园社区、西青区旭辉御府社区等多个社区面向老人、儿童开展系列宣讲,传播理论强音。宣讲团同步调研宣讲地红色资源开发现状及红色文化在基层宣讲中实际情况及效果,先后发放并回收问卷2000余份,定期开展理论研习,将实践成果转化为理论成果积极参与学术竞赛,调研成果先后获评团中央“优秀调研报告”、“调研河北”一等奖等。宣讲团获得河北省志愿服务项目大赛优秀奖、“调研中国”百强团。
图 5 宣讲团成员任可欣与塔元庄村工作人员交流.png
我要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站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全部评论 ( 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