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建设高校 > 贵州师范学院

党建引领聚合力 文化赋能育新人——文学与传媒学院“一站式”学生社区党建育人实践

发布时间:2025-04-21 20:06:55

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文化思想,推动贵州“四大文化工程”与思政教育深度融合,文学与传媒学院党委依托“一站式”学生社区平台,以“党建引领+文化铸魂”为主线,于2025年3月24日组织2024级汉语言文学专业一班全体学生在大学生发展中心开展“解码文化”‘贵’基因·Get青年‘新’力量”主题班会活动,校党委委员、纪委书记韩兵兵带头下沉社区讲授专题党课,构建“党委领导、部门协同、师生联动”的育人新格局。

一、党委高位推动,打造思政育人“主阵地”

学院党委将“一站式”学生社区作为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重要抓手,坚持“党建+文化”双轮驱动。校党委委员、纪委书记韩兵兵深入学生社区一线,以“以四大文化铸魂·育师院学子自信”为题讲授专题党课,从国家战略高度系统阐释习近平文化思想的核心要义,结合党的二十大关于文化建设的部署,解析贵州“四大文化工程”赓续红色血脉、传承中华文脉的时代价值,引导学生深刻理解文化自信赋能中国式现代化贵州实践的重大意义。学校党委学生工作部负责人全程参与活动,文传学院班子成员协同组织,形成“校党委领航、职能部门支撑、院系班子落实”的三级联动机制,将社区打造成思想引领的前沿阵地。

二、支部扎根社区,激发基层治理“新活力”

学院以学生班级为单位推动党建力量下沉社区,2024级汉语言文学专业一班通过主题班会实现“党建带团建”。活动中,班级学生分组开展文化沙龙研讨,围绕贵州“四大文化工程”内涵,分专题进行思想碰撞,在交流中深化对文化传承使命的认知。通过“沉浸式艺术展演+互动式学术研讨”模式,将党建活动与专业实践相结合:学生自编自演的《浴血困牛山·红色永传承》再现红军集体跳崖的壮烈史诗,原创舞台剧《心光穿越·龙场悟道》以时空对话形式诠释阳明心学精髓,用青年视角激活红色文化、传统文化的精神力量。

三、文化铸魂赋能,创新实践育人“新路径”

学校党委紧扣贵州“四大文化工程”建设需求,在社区活动中构建“学思践悟”全链条育人场景。韩兵兵书记从“师院担当”角度提出三项行动指南:一是号召师生承担文化研究与传播重任,将贵州文化研究作为服务社会的重要职责;二是鼓励师生深挖四大文化精髓,推动学术研究与创新;三是指导学生以学术为径参与文化传承,在导师引领下精研课题、撰写论文,成为文化新生力量。活动以全体学生铿锵有力的文化传承宣誓收尾,将专业课堂延伸为铸魂育人的实践课堂。

四、品牌引领发展,彰显党建融合“新成效”

本次主题活动形成可复制的党建品牌经验:一是突出“关键少数”示范作用,校党委委员带头走进社区讲授文化专题党课,实现高层级引领;二是创新“党建+专业”融合形式,通过红色故事讲述、文化剧目创排等专业实践,使党建活动更贴近青年特点;三是强化“知行合一”育人实效,将学术研讨、艺术展演、宣誓实践有机衔接,推动学生从文化认知升华为使命担当。活动现场生成《阳明心学精神图谱》《困牛山红色基因解码》等初步研讨成果,为后续文化研究提供实践基础。

文学与传媒学院以“一站式”学生社区为载体,通过党委统筹部署、支部扎根实践、文化浸润赋能,探索出一条“党建引领把方向、文化传承显特色、社区实践育新人”的融合路径。未来将持续深化习近平文化思想在社区的实践转化,引导青年学子在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的征程中贡献师院力量!

图片1.png

图片1.png

图片2.png


图片3.png


图片4.png


图片5.png

合影



责任编辑:冯倩
2024级汉语言文学专业一班全体学生开展“解码文化”‘贵’基因·Get青年‘新’力量”主题活动
贵州师范学院位于贵州省贵阳市乌当区,是一所经国家教育部批准的省属全日制普通本科高等院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