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冠军故事】省赛一等奖的背后①
前不久,比赛前方传来好消息,贵州轻工职院团队参加全省职业院校技能大赛(高职组)物联网技术应用赛项,稳稳拿下一等奖。据了解,全省共有22支精英队伍、44名参赛选手齐聚一堂、同台竞技,展开4个小时的激烈比拼。学院以刘杰、陈铭老师为主组建的代表队以总分成绩排名第二,荣获一等奖,指导老师刘杰、陈铭获得“优秀指导老师”称号。
参赛团队荣获省赛一等奖合影
什么是物联网技术应用赛项?有何意义?
简单来说,物联网技术应用赛项就是通过还原真实物联网项目工作场景,体现完整任务,考察选手对于物联网技术应用的综合技能,突出应变能力,包括:物联网选型及工程设计能力、物联网软硬件安装调试能力、物联网系统搭建能力、物联网平台配置管理能力、物联网应用开发能力以及职业素养。
主要意义是通过竞赛,落实“十四五”规划中关于推动物联网全面发展、推进物联网应用和智能化改造的相关要求,促进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增强物联网应用技术及相关专业建设和课程教学的针对性,引领物联网应用技术及相关专业建设和课程改革,实现应用型人才培养和产业岗位需求有效衔接,提升学校物联网相关专业人才培养水平,展示职业院校物联网应用技术及相关专业改革成果及师生良好精神面貌,提高学校的产业贡献率、学生就业水平及社会吸引力。
兴趣+团队:勤学苦练铸就成功
“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赛场上的风采,是我们参赛师生牺牲无数个夜晚,无数个周末换来的。
省赛结束,造就了一批学生眼中的“技术大神”,他们是如何“修炼”的呢?“刚进大学时,我很迷茫,每天在寝室里打游戏,自从加入计算机协会后,我慢慢对技术产生兴趣,和志趣相投的人一起学习,觉得很开心、很充实”,2020级物联网技术班的石国安说道。2021级软件技术班的李大涛表示,自己原先对物联网不是很了解,经过不断的积累、跟训,有着充分的理论和实训基础,加上老师的青睐,才有幸加入这个团队。李大涛经验丰富,为人温和,在背后默默准备了两年之久。虽然团队里的两个人来自不同专业,兴趣相投给他们带来了最大的默契。一个简单的动作、一个会意的眼神,就能理解对方想要表达的意思。在比赛中,不仅要在技术水平领先对手,还要发挥团队之间的默契和协作,才能达到1+1大于2的效果。
李大涛同学在进行数据测试
能在省赛中取得一等奖的优异成绩来之不易。石国安说,刚进场的时候有点紧张,随着比赛的进行,慢慢就适应了。比赛分为abc三个部分,持续了四个小时。石国安负责嵌入式开发、网络环境搭建及配置,系统维护等,李大涛负责物联网设备搭建包括传感器和执行器的安装及线路的布线,以及移动端安卓应用开发等。比赛过程中,两人虽然分别负责不同部分的任务,但在做好自己手头上工作的同时还要兼顾团队。他们互相协作,及时讨论研究,最终获得比赛的胜利。
获得一等奖的背后是辛勤的汗水和默默的努力。为了这次省赛,100多个日夜里,他们每天从早上八点到晚上十点,长达14个小时,都呆在实训室里,埋头苦练,克服遇到的一个又一个难题。“每次遇到分歧,我们都会停下来讨论,彼此沟通,请教老师,直至问题解决为止”,石国安说:“特别感谢老师,在我们遇到难题时,是他们一步步引导我们解决问题;在我们心情不好时,是他们及时开导我们,让我们学会坚持。”比赛过程中也并非一帆风顺,他们也经历过很多突发情况,但幸好两人的默契配合才能解决一次次危机,他说成功的关键在于团队合作。
能力+责任:实践育人培育英才
学生团队能在贵州省物联网技术应用赛项中取得好成绩,离不开物联网应用技术赛项指导老师们的默默奉献,他们耐心、专注地指导学生。参加省赛不仅考验学生的专业水平,同时也考验教师的指导能力,教与学是相互促进的有机过程。
指导老师刘杰、陈铭与参赛学生合影
“指导学生参赛对我们来说是常规工作,我们会提前制定培养计划,从2021年第一次指导学生参加国赛到现在已有3年时间”,教师刘杰说:“我们都是利用课外时间指导学生,和学生在图书馆或是计算机机房一同学习、探讨”。嵌入式开发、网络环境搭建及配置、移动端安卓应用开发是这次省赛的重点指导内容,学生在硬件设备、软件开发中经常遇到问题。“通讯数据要发送、接收,需要时时读取数据,手机端接收的数据不正常,碰到这种情况,有时一调试就是整整一天”,刘杰说:“有时候不知道是程序问题还是设备问题,就要带学生去企业和兄弟院校学习,寻求技术、设备上的支持”。
教师指导学生工作现场
“责任心”是每一位指导老师都必须拥有的。连续3年指导学生参加物联网技术应用赛项的指导老师刘杰表示自己不敢懈怠,在备战省赛的两个月集训时间里,他和陈铭老师几乎没有休息时间,周六、周日轮流到学校来指导学生。
陈铭老师说,学生的设计思想需要加强,在两个月的集训里,外请企业技术工程师来校指导学生,每天6小时的样题讨论,到最后三天和学生在一起的时间超过8小时。“他们俩性格都很好,学习能力也很强”,陈铭说:“对于比赛取得优异的成绩,他觉得这不是最重要的,毕竟比赛是在设备理想化的状况下进行的,这和实际工作还有一定差距。”
在省赛当天,经过了4个小时激烈奋战的学生,在等待比赛结果时,石国安还和刘杰老师分享生活当中的趣事,一同说说笑笑,好不欢乐,全无紧张之态。“我不紧张,因为我们已经尽了最大的努力了,剩下的就交给时间。”石国安笑着说。这些学生肯钻研,能吃苦。比赛一结束,他们没有马上休息,而是把比赛中遇到的问题及时弄清楚,他们还专门开了一次团队会议总结比赛中的经验做法并做好记录。刘杰老师说:“这也是他们的一种传帮接代的精神,将比赛过程的点点滴滴记录下来,供下一届参赛学生参考学习”。
初心+坚持:技能成才点亮梦想
“在此次省赛前,学院曾举办过一场建筑行业的物联网比赛,我们有幸和其他院校的参赛队伍做了深入交流,其中就聊到其他院校的参赛队伍在A模块设备搭建方面的速度,基本上都是在一个半小时到两个小时之间完成,而当时我们的完成速度才是两个半小时,我们深刻地体会到自己和其他院校参赛队伍之间的差距,在此之后,我们专门针对这方面做了专项训练,并成功的将时间压缩到理想范围。这是我备赛期间最为自豪的一件事情,它让我明白了坚持的意义。”石国安自信满满地说道。
刘杰老师与参赛团队留影
刘杰老师说,在今年比赛中,团队也是吸取了前几年的经验,从前年开始就进行学生的选拔培养,当时总共有6-7个同学一起跟着训练,在训练过程中,有的同学因为太辛苦,坚持不下来,有的同学因为想参加其他赛项,也放弃了,最终只留下来了这2名同学一直坚持到现在。“他们俩真的很有恒心,配合又默契。”
陈铭老师说:“我们会想尽各种办法为他们创造条件训练,不断优化他们的技能。本次比赛也得益于学院的岗课赛证融通课程体系,下一步,我们会继续认真总结经验,不忘初心,不断提升综合能力,为培养大国工匠作出贡献。”
备赛的过程很苦很难,需要大量时间和精力的浇筑才能带来胜利的果实。“通过这次比赛中,我成长了很多,明白了遇到问题不能手忙脚乱,要沉着冷静应对。实践是真理之花,理论的知识必须经过实践的检验。”李大涛说。
石国安同学赛后校园留影
石国安说:“现在我们虽然取得了可喜的成绩,但从中暴露出来的问题也是不可忽视的。团队排名第二、获得省赛一等奖奖项,但我们和第一名的差距还是有的,我们还有很大的改进和提升空间。下一步,我们会披肩作战,不断反省和提升自己。”
“狂飙”之旅仍未结束,国赛之路正在启航。刘杰和陈铭老师带领的团队将继续迎战征程路上的霜露荆棘,锤炼过硬实力,一路“狂飙”奋勇争先,一路“生花”未来可期!
2023年是贵州省大力推进“技能贵州”建设之年,本次赛事重点考查和培养选手的职业素养、理论功底、实操能力、创新精神、合作意识,是检阅师生实力水平的重要平台,通过竞赛,促进职业教育快速发展,提升学校办学质量,助推职业学校增值赋能、扩容提质和高质量发展。我们对刘杰、陈铭老师带领的团队表示热烈祝贺,并希望他们再接再厉,不断提升理论知识水平和实操能力,练就过硬技能,成就出彩人生。
我要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站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全部评论 ( 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