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从“三尺讲台”到田间地头,看驻村第一书记的“跨界”坚守

发布时间:2023-07-18 11:50:17

多彩贵州网·众望新闻讯(记者 张思渝)驻村2年期满,6月7日,是梁枭离开从江县丙妹镇或里村回家的日子,走到村口的他,还是被村民们拦了下来。

“梁书记,常回家看看。”

“梁书记,谢谢你为我们做了这么多,真舍不得你走。”

……

大清早,村民们便身着侗家礼服等在村口,为梁枭送行。一张张“常回家看看”的横幅和锦旗表达着大家对这位乡村振兴第一书记的不舍与感恩。

图片

村民为梁枭送行

梁枭,是贵州交通职业技术学院物流工程系专任教师。2年前,经学院选派,他接过驻村接力棒,前往或里村,成为第一批乡村振兴第一书记。

或里村和别的村落不同,这个由老或村和新或村合并而成的“新村”,下辖245户村民。

为尽快融入村民,初到或里村的梁枭每天爬山过坎,挨家挨户慰问。2个月下来,他皮肤晒成了小麦色,微信列表多出百来位好友。

教育不落一人

或里村村民受教育程度普遍较低,截至2021年4月,村里仅有本科生3名,大专生6人,中职生16人。尤其是老或寨,至今还没有一个大学毕业生。

了解到情况的梁枭,把辍学生们作为重点关注对象,隔三差五召开坝坝会,跟他们聊校园生活、聊技能大赛、聊外面的世界。期间,还邀请贵州交职院的领导、教授和博士到村开展教育座谈会,宣传职业教育的发展趋势,鼓励他们提升学历。

图片

梁枭与学生开鼓楼教育座谈会

“梁书记比我爸妈都唠叨。”潘桂花和潘桂兰是村里的监测户和低保户,她们回忆,初中毕业那会她们正为继续读书还是在家务农而苦恼,是梁书记给她们带来了希望。帮她们申请免学费、免住宿费、免学杂费和生活补助等名额,用实打实的减免,鼓励她们继续读书,并被贵州交职院录取。

图片

2年来,每次梁枭到潘桂花家走访时,她父母都会展示她们在学校的学习和生活照片

“教育不能落下一个娃。”2年来,村里像潘桂花两姊妹一样的学生,梁枭成功动员了29名学生升学,其中17名在贵州交职院读中职和高职。目前有10名学生已经到企业参加顶岗实习。

图片

或里村学生收到贵州交职院录取通知书

打造“我们”的产业

或里村全村耕地面积500.12亩,进行过百香果苗木、灵芝、食用菌、中华蜂和小香鸡养殖等项目。但村民收入来源主要靠外出打工。

“如果我们村也有自己的特色产业就好了。”在走访调研时,村民随口的一句话,梁枭记在了心里。

图片

走访慰问村民

经过多方考察,梁枭发现百香果在当地产出质量较好,出果大而甜,与村委几番商量下,决定把百香果作为试验项目,打造电商产业链。

图片

梁枭录制销售视频

山区路况不好,他就联系贵州省交通运输厅、贵州交通造价站等单位修路、修护栏;

村民缺乏种植经验,他便请来农科院专家亲自指导;

地里干旱缺水,他就向贵州交职院请款帮扶,购买水管,修建灌溉水池;

没有钱打广告,他就自学视频拍摄剪辑,为村民写文案,下到地里蹲点拍摄。

“我是学物流的嘛,希望能发挥专业优势和村民一起打造专属‘我们’的产业。”梁枭说。

图片

修建灌溉水管

2022年9月,第一批百香果成熟,梁枭把自制的广告发布在网络后,4万斤果子陆续发向上海、广州、贵阳等地。

从“三尺讲台”到田间地头,从文绉绉的教书匠到下地干活的“新农人”,梁枭与乡亲实现双向奔赴。

“刻苦磨炼,全力以赴,感恩牵挂。”回顾2年驻村工作,他用这12个字总结。

如今,回到工作岗位,梁枭调整状态,全力以赴新的机遇和挑战。他期待着,与远方娃娃们的再次相遇。

责任编辑:学生工作处

我要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站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全部评论 ( 条)

    梁枭,是贵州交通职业技术学院物流工程系专任教师。2年前,经学院选派,他接过驻村接力棒,成为第一批乡村振兴第一书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