支部建在宿舍楼 青春领航新社区 ——贵州建设职业技术学院“一站式”学生社区风采展示
为加强学院“一站式”学生社区团组织建设,贵州建设职业技术学院结合学生社区整体布局,成立“一站式”学生功能型团支部8个,强化团组织在学生社区的引领功能,发挥党的助手和后备军作用,助力学生健康成长成才。
一、以思政为引领,筑牢青年思想阵地
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始终将政治建设摆在首位,以思想政治教育为核心,充分发挥团组织团结、教育、引领青年的核心职能。通过系统组织支部内团员开展政治理论学习,严格落实对团员的教育、管理与监督职责,团支部切实履行引领凝聚青年、组织动员青年、联系服务青年的使命。以理论学习为抓手,每学年开展不少于6次专题学习,每学期策划1次主题团日活动,采用“案例研讨”“情景模拟”等贴近青年实际的创新形式,推动党的创新理论入脑入心。严格履行政治把关职责,做好社区活动方案的前置把关,为青年学生成长筑牢思想防线,打造“有高度、有深度、有温度”的思政育人阵地。
二、以社区为阵地,构建团建新格局
通过“支部+学生宿舍”的创新组织模式,实现了“团员在哪里,支部就建到哪里;宿舍在哪里,团建工作就覆盖到哪里”的目标,依托“一站式”学生社区功能型团支部建设,将团组织嵌入学生宿舍生活。学院在勤勉楼、学博楼、德润楼、笃行楼、明礼楼、修身楼、实践楼、辩思楼等8栋宿舍楼中,每栋楼成立1个功能型团支部,覆盖全体入住团员,确保团建工作与学生生活无缝衔接,充分激发学生参与社区管理的主动性和责任感。学生团员在社区中不仅是受益者,更是建设者、管理者和服务者,形成了“全员参与、共建共享”的生动局面。
三、以机制为支撑,彰显组织效能
通过组织架构创新、队伍培育严选、任务执行聚焦三大维度,全面彰显“覆盖精准、管理规范、服务高效”的独特优势。以宿舍楼为基本单元,覆盖全体入住团员,确保团建工作贴近学生生活一线,实现“楼栋即阵地、团员即力量”的精准覆盖。构建“校团委—功能型团总支—宿舍楼团支部”三级管理体系,团支部书记由二级学院专兼职辅导员担任,选拔优秀团员担任功能型团支部书记,形成上下联动、权责分明的团建网络。定期开展政治理论、团务管理专项培训,将团支部及成员纳入学院“优秀团支部”“优秀团干部”评优范围,建立问题响应机制,组织社会实践、学业帮扶等活动解决学生实际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