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航海学院开展2025年定向越野联合活动
一、活动背景与筹备
为加强广州航海学院本部与西校区定向越野爱好者之间的交流合作,推动校园体育文化建设,2025年3月16日,广州航海学院本部定向越野校队联合西校区定向越野协会,在海珠区黄埔村黄埔古港成功举办了以“古港寻迹,定向同行”为主题的定向越野活动。本次活动旨在通过竞技与实践,提升参与者的定向运动技能,增强团队协作意识,同时以黄埔古港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为背景,激发青年学子探索与拼搏的精神。
活动筹备工作自2月初启动,由本部校队与西校区协会共同成立策划组,明确分工并制定详细方案。筹备组提前完成场地考察,结合黄埔古港的地形特点设计比赛地图,设置符合短距离赛与积分赛要求的打卡点位;同时完成器材清点(包括定向打卡器、指北针、计时设备等),并组织志愿者进行赛前培训,确保活动流程规范有序。
1.jpg
二、活动过程与亮点
活动于3月16日早8点正式拉开帷幕,共有来自两个校区的12名选手参与。比赛分为短距离赛和积分赛两个项目,充分考验选手的体能、方向判断与路线规划能力。
1. 短距离赛:速度与精准的较量
短距离赛以黄埔古港核心区域为赛场,选手需在限定时间内按地图标注顺序完成30个打卡点。比赛过程中,选手们迅速分析地形,灵活选择路线,展现了快速决策能力。古港内石板路、巷道交错的地形特征增加了挑战性,部分选手因路线误判需折返调整,但最终所有参赛者均在规定时间内抵达终点,展现了良好的心理素质和应变能力。
2. 积分赛:策略与耐力的博弈
积分赛则采用开放式规则,选手需在1小时内自主规划路线,尽可能多地获取散落在古港周边林地区域的打卡点积分。此项目强调策略性,部分选手选择密集打卡低分点位,而体力充沛者则冒险挑战高分偏远点位。比赛后半程突降小雨,选手们在湿滑环境中坚持完成挑战,充分体现了定向越野“永不放弃”的运动精神。
三、活动成果与经验总结
1. 竞技成绩斐然,交流成效显著
经过激烈角逐,大家都收获颇丰。活动结束后,两校区选手围绕地图分析、体能分配等话题展开讨论,分享了技术经验,进一步深化了合作纽带。
2. 历史文化与体育精神的融合
黄埔古港作为古代海上丝绸之路起点,其厚重的历史氛围为活动增添了独特意义。选手们在奔跑中穿梭于镬耳墙民居与百年古码头之间,既感受了定向运动的魅力,也通过赛事宣传牌了解了古港文化,实现了体育竞技与人文教育的有机结合。
3. 组织保障到位,安全零事故
活动全程配备5名志愿者负责点位值守、应急救护与秩序维护,未发生滑倒受伤等意外情况。电子打卡系统与人工记录双轨并行,确保了成绩统计的准确性,获得参与者一致好评。
四、存在问题与改进方向
尽管活动整体效果良好,但仍存在以下不足:
-部分新手路线规划能力不足:少数首次参赛选手因过度依赖直觉导致绕行,未来需增加赛前定向知识培训环节。
- 天气突变应对预案待完善:积分赛中途降雨虽未影响安全,但暴露了备用装备(如防滑鞋套)储备不足的问题。
- 宣传覆盖面有限:活动前期宣传集中于校内平台,未能有效吸引校外定向爱好者观摩,后续可联合本地俱乐部扩大影响力。
五、未来展望
本次联合活动为两校区定向越野团队提供了宝贵的协作经验。未来计划:
1. 建立常态化交流机制,每学期举办1-2次跨校区赛事;
2. 引入夜间定向、团队接力赛等创新形式,丰富活动内涵;
3. 与广州市定向运动协会对接,争取承办区域性高校联赛,提升学院定向运动品牌知名度。
结语
此次黄埔古港定向越野活动不仅是一次体育竞技的盛会,更成为广州航海学院学子突破自我、传承文化的生动实践。未来,学院定向越野团队将继续以“精准、坚持、协作”为理念,推动该项运动在校园内蓬勃发展,为培养全面发展的高素质人才注入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