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站式”学生社区特色文化活动:兰亭续墨•禊月游春
春日迟迟,春景熙熙。兰亭风起,雅集怡怡。3月30日下午,一场以“兰亭续墨・禊月游春”为主题的上巳非遗雅集,在广州增城赛宝湖畔精彩上演。活动设置了舞台演绎、书法雅集、非遗体验、文创市集、华服巡游等特色板块,吸引了上千名社区居民前来打卡。此次活动由广州城市职业学院、工业和信息化部电子第五研究所工会、团委、朱村街妇女联合会、朱村街机关工会、朱村街团工委及科教城社区主办,我校马克思主义学院、工会、创新创业教育学院、学生工作部和团委、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研究院、广东省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社区教育示范基地、甘泉书院等共同承办,赛宝花园物业服务中心、中华诗教文化社区教育示范基地、岭南古琴社区教育示范基地、科教城社区特色美育示范基地、全民阅读社区学习中心共同协办。该活动集结了众多来自教育、文化、社区服务等不同领域的单位,各方携手为居民们带来这场丰富多彩、极具传统文化魅力的非遗雅集。
活动伊始,我校武术协会的同学们带来了精彩的英歌舞与武术表演,瞬间点燃现场气氛,让观众切实感受到传统文化在新时代的蓬勃活力与传承。紧接着,我校党委委员、党委办公室(统战部)主任黄伟斌,朱村街党工委委员、办事处副主任何蔼妍分别为本次活动致辞。
黄伟斌强调,作为一所扎根广州、服务湾区的高职院校,我校始终以“两个结合”为指导方针,高度重视文化传承与职业教育的深度融合。近年来,学校依托“百千万工程”战略平台,构建起文化传承与社会服务深度融合的实践体系,将文化传承项目有机嵌入职业教育课程体系之中,并积极鼓励学生投身社区文化服务工作。今日的非遗雅集活动,便是一次社区浸润式文化传承的生动实践,旨在让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真切融入当代生活图景,促使更多青年成为文化传承的“火种”。
随后,赛宝湖畔举行了寓意深远的祓禊祈福仪式,再现古人临水祓除不祥的传统。上巳节的祓禊习俗源远流长,最早或可追溯至周朝,寄托着先民对祛邪避疫、祈福纳祥的美好憧憬。仪式现场,庄严肃穆的古乐声悠悠回荡,主礼者手持柳条,蘸取清水,依次轻轻拂拭受盥者,为其洗濯洁体,并诵读祝文。在祈福仪式之后,扑面而来的是“琴韵茶香”的雅致情趣。由我校清心茶艺社和国乐社同学带来的“琴韵茶香”表演,让观众沉浸在悠扬的古筝声与袅袅茶香之中,琴音与茶香和谐交融,尽显传统生活悠然典雅之美。




随着舞台表演的落幕,主会场化身为兰亭书法雅集之地。赛宝湖旁的亭台楼阁间,书法家们挥毫泼墨,笔锋如游龙走蛇,行云流水般的作品,引得市民们驻足围观。“全民挥毫挑战”环节,更是鼓励市民拿起毛笔,书写春意,亲身体验“人人皆可成‘书圣’”的乐趣。




活动集市区汇聚了传统文化和非遗体验项目,吸引了众多市民驻足体验。中央环绕的是《甘泉先生故事集》展板,市民们在广城国学经典讲习团同学的引领下,满怀好奇与敬意探寻明代增城大儒湛若水的事迹,从他自幼苦读,到创立“随处体认天理” 学说,再到广收门徒、弘扬儒学的诸多佳话,成为滋润市民心田的文化养分,让大家深切感受到本地深厚的人文底蕴。每块展版前,甘泉先生IP表情包更以趣味姿态吸睛,搭配现代文案,吸引不少市民饶有兴致地扫码下载。广城星火志愿者协会展示竹编红船,竹丝翻飞,不仅呈现精美工艺,更承载地域文化与革命记忆。鹿鸣文社组织诗词飞花令,市民们你来我往,尽显中华诗词里凝练的千古情思。汉服爱好者身着汉服,在中华礼仪研习社指导下感受服饰与礼仪文化交融,体悟“礼仪之邦”的内涵。艺翔棋艺社则将品茶、对弈与知识竞答结合,为市民呈上一场智慧与风雅兼具的文化体验。

售卖区同样人气爆棚,琳琅满目的非遗文创产品令人目不暇接。我校艺术与新媒体学院陈婧、索笑雯老师团队带来的高平刺绣丝巾和香包,凝聚着匠人们的无数心血,一针一线尽显传统刺绣的精妙绝伦。英歌积木、醒狮摆件等潮玩非遗产品,将传统文化与现代设计相融合,深受年轻人喜爱。艾草护椎枕、毛线花束等充满生活气息的小物件,也让市民们将春天的美好带回家。
赛宝湖周边,百人汉服方阵绕湖巡游与英歌巡演同步开启。只见汉服方阵衣袂翻飞,恰似一幅流动的绚丽画卷,英歌队伍鼓乐喧天,激昂节奏与湖光山色相得益彰。市民们或漫步跟随,或拍照留念,尽情享受这场文化与自然交融的视觉盛宴。

此次上巳非遗雅集活动,是我校“一站式”学生社区特色文化品牌活动,也是我校致力打造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项目进社区”品牌系列活动之一。活动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发展重要指示精神,引领广大师生积极服务“百千万工程”,以文化赋能为切入点,为城乡区域协调发展注入新动能。未来,学校将持续深化与属地社区的合作,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普及工作为抓手,推动社区居民传承中华文脉、践行中华传统美德,助力构建和谐、文明、富有文化底蕴的社会环境,为城市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实的文化支撑。
(供稿:陈凯玲 供图:达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