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站式学生社区|美术教育学院举办“同心共绘三月三·艺韵齐颂民族情”民族团结主题活动
铜鼓声声传古韵,绣球翻飞展民风。为弘扬民族文化,促进民族团结,3月25日下午,美术教育学院举办“同心共绘三月三·艺韵齐颂民族情”民族团结主题活动。全体在校师生共同参与,通过民族服饰体验、抛绣球、跳竹竿舞、绘彩蛋、绘铜鼓、DIY制作壮锦香囊、知识竞答、五色糯米饭和青团制作等民俗活动体验的形式,沉浸式感受“广西三月三”传统节日的文化魅力。
民俗体育:绣球竞技展活力,竹竿跃动承古韵
活动现场,抛绣球作为壮族传统体育项目备受瞩目。五彩绣球在空中划出弧线,学生们以背篓为靶,在抛接中重现壮族先民春耕后“掷球祈丰年”的民俗场景,每一次精准命中皆引发喝彩。一旁的竹竿舞区化身体能“挑战场”,伴随竹竿清脆的“开合”“开开合”节奏,师生轻盈跃动,灵巧穿梭于竹阵之间,在“险被夹脚”的嬉闹间感受壮族农耕文化的劳逸智慧。
民族服饰体验:穿在身上的文化史诗
活动现场的民族服饰体验区展示了少数民族传统服饰,男装以靛蓝对襟上衣搭配宽腿长裤,女装则以绣有云雷纹、凤凰纹的百褶裙与镶银饰的短衫为主,师生们身着盛装,指尖抚过衣襟上的壮锦纹样,感受“流动的史诗”。
巧手匠心:壮锦布料焕新非遗技艺
在一站式学生社区,师生身着少数民族服饰,用壮锦布料为原材料,裁剪缝制香囊与制作发夹。在壮锦纹样中,菱形纹象征大地丰收,回字纹寓意生生不息,蝴蝶纹则寄托美好期许。学生将传统纹样与现代设计结合,缝制的一针一线都在解码壮族文化密码,得到兼具实用性与民族风的饰品。
舌尖艺术:五色糯米饭、青团拼出文化图腾
美食制作区氤氲着节日的烟火气。师生们齐聚一站式学生社区,开展制作青团体验活动,将艾草汁与糯米粉混合揉制,裹着豆沙馅料,共同揉捏成型,将“团圆美满”的祝福包进每一枚青团。师生们还用枫叶、蝶豆花、密蒙花等植物染料浸染糯米,蒸制出紫、黄、红、黑、白五色糯米饭,并精心摆出校徽造型与壮族铜鼓图腾,将饮食升华为文化符号,展现饮食文化中的艺术匠心。
此外,活动还设置了知识竞答环节和画彩蛋活动。知识竞答涵盖“三月三”习俗、民族政策等内容,学生们在答题中深化了对民族团结的认知;彩蛋化身民俗文化载体,师生们以蛋为纸、釉为墨,工笔勾勒壮锦回纹,泼彩点染青山秀水,将传统纹样与现代创意交融,艺术实践与民族节庆共鸣。
活动采用“集章兑换”机制,参与者完成四项任务即可领取民族美食。现场秩序井然,工作人员分工协作,保障活动顺利开展。同学们纷纷表示,通过亲身体验,不仅加深了对民族文化的了解,更感受到“中华民族一家亲”的温暖氛围。
本次活动以传统节日为载体,将美育与民族团结教育相结合,通过多元互动形式激发学生的文化认同。美术教育学院未来将持续创新活动形式,推动民族团结教育走深走实,为构建和谐校园贡献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