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校化学与生物工程学院本科生发表SCI期刊论文

发布时间:2025-03-24 11:06:54 诸葛文凤

近日,我校化学与生物工程学院2020级本科生覃秋静作为第一作者在《Analytical Methods》(SCI三区,IF=3.1)期刊发表学术研究论文“Visible-light-driven photoelectrochemical sensor based on conjugated microporous polymer-grafted graphene for o-aminophenol detection”,指导老师和通讯作者为向刚副教授、彭金云教授,广西民族师范学院为第一署名单位和通讯单位,该研究工作得到了国家大学生创新创业计划项目的经费支持。

邻氨基苯酚(o-AP)是一种重要的精细化工中间体,广泛应用于染料、医药、塑料等多个生产领域。生产过程中o-AP排放进入水体会造成水环境污染,且具有毒性大的特性,因此对其进行检测至关重要。虽然已开发多种光学和电化学方法用于邻氨基苯酚的检测,但基于光电化学(PEC)传感器的检测方法数量有限。在这项研究中基于共轭微孔聚合物(CMP)涂层石墨烯异质结(CMP-rGO)光电材料,开发了一种灵敏的可见光驱动PEC传感器,用于检测水中的o-AP,为o-AP的检测提供了一种新的、可行PEC检测方案。

覃秋静同学从大三开始进入向刚副教授课题组进行业余科研训练,期间主持1项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学院高度重视和坚持科研人才培养工作,“聚心”人才培养,以本科生导师制为基础,系统构建科研训练计划、科研竞赛、课题研究、毕业论文一体化的学术创新框架,引导鼓励学生早接触科研、开展科研创新实验,培养学生的科研思维。近年来,学院学生在学术论文、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中国国际“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及其它科研竞赛方面取得优异成绩。

论文截图


责任编辑:陆秋宇
我校化学与生物工程学院2020级本科生覃秋静作为第一作者在《Analytical Methods》(SCI三区,IF=3.1)期刊发表学术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