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建设高校 > 广西财经学院

广西财经学院:从“组织入驻”到“作用发挥”:全国党建学生样板支部赋能“一站式”社区治理的创新路径

发布时间:2025-04-30 14:25:46 李敏杰 张文平 凌静怡

在深化落实《高校“一站式”学生社区综合管理模式建设提质增效指南》的背景下,为破解学生社区治理中 党组织覆盖存在盲区、党员作用发挥缺乏精准性、治理机制长效性不足 等问题我校积极探索,依托学生样板党支部建设成果,推动党支部组织力量下沉“一站式”学生社区。通过从“组织入驻”到“作用发挥”的实践探索,充分发挥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构建党建赋能社区治理新格局与育人生态圈。

一、主要做法

(一)创新组织架构,实现党组织入驻全覆盖

1.建立“纵向到底、横向到边” 的组织体系

作为学校首批全国党建学生样板支部,我们立足破解党建引领覆盖面不足、社区治理效能不高等难题,将“一站式”学生社区作为深化育人的突破口。以楼栋、楼层为单元重组党支部架构,构建“社区党支部—楼层党小组—党员宿舍”三级组织体系,推动党组织服务网络延伸至学生生活一线,实现对全体学生的精准覆盖。同时,主动联合后勤管理部门、辅导员、宿管员等多方力量,协同推进设施维护、学风建设等工作,有效激活社区育人效能,形成党建引领下的协同治理新格局。

2.构建“动态跟踪、精准适配”的管理机制

组织建立“需求调研—精准施策—效果反馈”闭环工作机制,通过常态化需求调研,及时捕捉社区成员多样化诉求,依托党员信息动态台账,精准匹配党员资源,定制化开展专项服务。服务结束后,运用问卷调查、座谈会等方式广泛收集反馈,系统分析服务成效,优化完善工作方案,形成“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改进提升”的良性循环。这种全过程动态跟踪、精准适配的工作模式,不仅满足了社区成员的个性化需求,更显著增强了育人实效,推动党建工作与社区治理同频共振。

3.打造“分层递进、实践赋能”的培育体系

立足党员不同发展阶段特点,制定差异化培养方案。针对入党积极分子,开设社区服务实务课程夯实基础,设置“社区服务观察员”岗;新发展党员参与“党员责任区”管理,完成10余项宿舍文化建设等服务任务。面向骨干党员,组织社区治理创新研讨提升引领能力;依托“党员先锋岗”“结对帮扶责任制” 等实践载体,推动党员在服务社区、服务同学中强化责任担当,锻造一支信念坚定、能力突出的社区党员队伍。

(二)强化思想引领,推动党员作用发挥显实效

1.创新学习模式,构建社区沉浸式学习矩阵

一是依托社区党群服务中心,打造链条式“导学”阵地。“三会一课”为载体,充分运用校园学习思想专栏、学习强国等线上平台,结合一站式社区内的 QQ 支部群、易班优课等互动渠道,由党支部书记、支委及党员轮流开展轮值导学。截至2025年4月9日,已在社区阵地开展79期导学活动,党员通过在社区自习室研读学习资料、撰写读书笔记(累计60人次)实现理论学习常态化、规范化。

二是发挥教师党员先锋作用,构建矩阵式“领学”网络。在一站式社区内,组建以教师党员为核心的“头雁方阵”,于社区开展领学活动。例如结合人工智能发展热点,支部书记在社区活动室开展“文化根脉 + 科技引擎:新时代党员的双螺旋成长之路”专题党课,通过领讲、领读等形式,带动学生党员紧跟时代步伐,丰富学习形式。

三是激发学生党员主动性,开展座谈式“研学”交流。定期在社区组织座谈交活动室流会与学习经验分享会,采用 “线上+线下”“个人发言+集体研讨”多元形式,鼓励学生党员结合专业学习与社区实践分享心得,在思维碰撞中深化理论理解,提升专业素养。

2.淬炼“六微”方法,塑造社区政治育人品牌

一是融合“微党课”与“微积分”,创新社区学习激励机制。在一站式社区服务大厅设立“微党课”宣讲点,开展 “汇聚青年力量,传递时代新声”微党课竞赛,建立涵盖出勤、互动等维度的积分体系。对高分党员在社区公示栏公开表彰,并由高积分党员在社区学习小组中对低分党员进行一对一帮扶,破解学习难题。

二是结合“微典型”与“微分享”,发挥社区榜样辐射效应。在社区内开展“微典型”选树活动,通过自荐、推荐等方式挖掘党员事迹,每学期评选涵盖思想、学业等领域的典型。依托社区多功能厅举办“CET 英语达人分享会”“考公考研一起上岸”等“微分享”活动(每场超 200 人参与),并通过学院官网、社区公告栏等线上线下渠道宣传展示,增强党支部凝聚力。

三是联动“微服务”与“微心愿”,搭建社区服务实践平台。在一站式社区内构建“心愿收集-精准服务-成效反馈 -持续激励”闭环,通过社区心愿墙、服务窗口等渠道收集 30个微心愿,党员认领后开展36次微服务,如为毕业生提供手续办理服务、为新生举办学业职业讲座等。服务满意度达100%,并对10名优秀党员进行表彰,激发服务热情。

3.打造“三类党课”,深化社区政治素养培育

一是开设红色财政类党课,传承学院精神。依托一站式社区与财税专业共建的 “红色财税文化馆”,开展“聚焦财政文化,传承学院精神”主题党日活动,将红色财税元素融入社区专业课程辅导、实践活动及文化节,厚植学生党员红色基因。

二是开展服务基层类党课,厚植为民情怀。邀请基层先模人物走进社区活动室讲述奋斗故事,组织普通党员在社区网格内分享身边案例,形成 “人人讲党课、处处是课堂” 的社区学习氛围。

三是推进清廉财政类党课,筑牢思想防线。以社区党建文化长廊为阵地,开展“弘扬新时代优良家风树立良好学风精神—清廉广财之家庭家教家风教育”主题党日活动,通过“家庭家教家风,书香漂流瓶”阅读分享会等形式,传阅《习近平关于注重家庭家教家风建设论述摘编》,助力学院清廉文化在社区落地生根。

(三)完善制度保障,构建长效运行机制

1.夯实制度根基,规范社区党建运行

对标《第四批新时代高校党建“双创”工作重点任务指南》等内容要求,围绕“一站式”社区治理需求,制定涵盖社区党支部建设标准、组织生活实施细则、党员社区服务考核等10余项制度。创新设立“社区党建任务清单”,将“三会一课”与社区事务研讨结合;建立党员“社区服务积分制”,把参与宿舍矛盾调解、学风建设活动等纳入考核,推动党建制度与社区治理深度嵌合,确保党组织在社区运行规范有序。

2.深耕服务平台,激活社区育人动能

依托“一站式”社区生活场景,打造“掌心党建服务平台”服务阵地。组建由优秀学生党员、入党积极分子构成的“社区服务先锋队”,在社区内开展“学业加油站”活动,举办学科竞赛经验分享会、四六级备考讲座等20余场;设立“学长领航站”,邀请优秀毕业生党员在社区活动室开展考研就业经验交流,年均覆盖学生1200余人次。通过将服务平台扎根社区,实现“问题在社区发现、服务在社区开展、需求在社区满足”。

3.深化实践机制,服务社区发展大局

构建“社区-家乡-基层”三级实践服务网络,组织党员在“一站式”社区设立“民情收集站”,定期收集学生需求并形成问题清单。依托清单开展“三下乡”“政务实习”等实践项目,将社区调研成果转化为服务基层的实际行动,实现党支部在社区治理中“服务有抓手、作用能延伸”。

二、工作成效

(一)组织架构进一步优化

通过构建“社区党支部—楼层党小组—党员宿舍”三级组织体系,党组织服务网络覆盖率达98%以上,成功打破传统管理边界。常态化联席会议机制运行后,设施维修响应效率提升40%,社区治理协同问题解决率达92%,形成多方联动的高效治理格局,有效激活了“一站式”社区育人效能。

(二)党员先锋模范作用进一步发挥

在思想引领上,“六微”工作法带动理论学习参与率达100%,培育优秀宣讲案例23个,覆盖超3000人次;专业服务领域,师生共建促使专业竞赛获奖率提高28%,学术活动参与人数增长60%;志愿实践中“掌心党建”平台服务超3000人次,30余次全国高校思政网育人号宣传;基层就业引导推动毕业生赴基层占比从12%提升至27%,全方位助力学生成长成才。

(三)长效发展格局构建更加明显

完善的制度体系使党建工作规范化水平显著提升,党员社区服务达标率从78%跃升至96%。“1+2+1+1”全链条保障体系中,网络宣传平台浏览量突破1万次,形成4个可复制推广的党建案例,实现了从组织入驻到长效扎根的转变,为“一站式”社区治理提供坚实制度支撑。

三、经验启示

(一)党建领航破局,织密社区治理一张网

以顶层设计为笔,在“一站式”社区治理中勾勒党建引领蓝图。打破传统党建与社区治理的壁垒,通过创新三级组织架构、建立动态管理机制,将党组织服务像毛细血管般延伸至社区每个角落。立足政策导向与社区实际需求,系统规划党建工作体系,推动党建与社区治理深度融合,实现党组织在社区治理中的核心引领作用,让党建成为社区治理的“红色引擎”。

(二)精准滴灌赋能,架起服务学生连心桥

坚持以学生需求为导向,把精准服务作为激活社区治理的关键密码。通过建立常态化需求调研机制,分层分类匹配党员服务资源,打造多元服务平台。从学业帮扶到就业指导,从思想引领到实践服务,每一项举措都精准对接学生成长需求,真正做到“问题在社区发现、服务在社区开展、需求在社区满足”,让党员服务成为学生成长路上的温暖陪伴。

(三)创新驱动突围,点燃社区党建强引擎

打破常规思维,以创新为动力激活社区党建新活力。探索“党建 +”融合模式,将理论学习、专业教育、社会实践等融入社区生活场景;借助数字化手段拓宽宣传渠道,打造特色品牌活动;建立科学激励考核机制,充分调动党员积极性。通过一系列创新举措,形成党员主动作为、群众广泛参与的社区治理新局面,为“一站式”社区党建工作注入源源不断的动力。

“组织入驻”的探索布局,到“作用发挥”的深度实践,学生样板党支部在“一站式”社区治理中走出了一条独具特色的创新路径。实践证明,唯有以党建为引领、以需求为导向、以创新为驱动,方能激活社区治理的“一池春水”。未来,我们将继续深化探索,不断完善治理模式,让党建引领在“一站式”社区绽放更耀眼的光芒,为高校社区治理现代化提供更多可借鉴、可推广的经验,书写新时代高校党建与社区治理融合发展的新篇章。

责任编辑:梁珣
广西财经学院充分发挥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构建党建赋能社区治理新格局与育人生态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