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一站式”岐黄学生社区文化建设:刘宝厚先生接受“情怀·鸽子楼”人物历史档案项目组采访

发布时间:2024-09-04 14:25:03

822日上午,“一站式”岐黄学生社区、学校档案文博馆“情怀·鸽子楼”人物历史档案项目组对刘宝厚先生进行了专访,项目组聘请甘肃中医药大学中西医结合学科首席专家戴恩来教授对刘老进行采访。

刘宝厚先生,1931年4月生,甘肃兰州人,甘肃中医药大学终身教授,享受特殊津贴,全国老中医专家学术经验继承指导老师,首届甘肃省名中医,首届全国名中医。

采访中,刘宝厚教授回顾了自己的中西医结合之路,1957年毕业于西安交大医学院(原西安医学院)医疗系,1959年在甘肃省首届西医离职学习中医班学习中医三年,1962年结业时,论文“中医肺肾相关理论是指导防治慢性阻塞性肺病的理论依据”,获卫生部颁发的“继承发扬祖国医药学”一等奖。后又师承甘肃省著名老中医柯与参研究员,自此与中医结下不解之缘,投身于中医临床、教学和科研工作,走上中西医结合之路至今已有60余载。

DSC09296.jpg

在提到中西医结合的学术思想和经验时,刘老提到中西医两种医学都是研究和探究人体的生命科学,研究和探究防病治病的理论与方法,共同的对象都是“人”,但由于两种医学形成的历史条件与哲学思想不同,形成了不同的理论体系和思维模式。中医学的基本特点是宏观和整体,重视人体各脏器及其功能间的联系,而忽视脏腑的实质病变。西医学正好相反,它非常重视微观和局部,而忽视了人体的整体性。中西医结合无疑会提高人们对疾病的认识,拓宽治疗的思路与方法,促进医学科学的发展,为人民提供更加有效的医疗保健服务,从而刘老就形成了“中西医双重诊断,中西药有机结合”的临床医学模式。

DSC09287.jpg

刘老还介绍了他多年来中西医结合诊治肾病的思路和方法,讲述了“病位病性辩证”的理论及他学习中医的一些心得体会,最后向甘肃中医药大学广大青年学子送上赠言:“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让我们共勉之。


责任编辑:费霏、江陆平、许敏

我要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站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全部评论 ( 条)

    “一站式”社区:刘宝厚先生接受“情怀·鸽子楼”人物历史档案项目组采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