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寻红色记忆 重温红色历史
为进一步学习贯彻落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及党的二十大精神,弘扬伟大建党精神,感悟老一辈革命家的精神力量,近日,广东医科大学“星瞳”近视防控宣讲团汕尾三下乡队伍前往汕尾市海丰县红宫红场旧址,开展主题为“赓续红色血脉,传承奋斗精神”的党史学习和教育实践活动。
从1922年开始,以海陆丰为中心的农民运动,就走在了全国农民运动的前列。1927年,为了在孔庙学宫筹备11月召开的海丰工农兵代表大会,会场外墙刷以红色,场内用红布盖壁裹住,这座古老的学宫也由此改称为“红宫”。
“星瞳”宣讲团的成员们跟随着讲解员的步伐,认真聆听以彭湃为首的海陆丰革命先辈的故事,观摩历史遗迹,领略革命精神。红宫内,陈列着当年农民运动者们使用过的工具,存有日文教科书、海丰县总工会印戳、彭湃题词等文物,展示了海陆丰、潮惠普地区的运动路线。队员们看到了18位革命志士的画像,聆听了其中一部分烈士赴汤蹈火、舍生取义的英雄事迹,了解到当时的参与农民运动的妇女力量——有的母亲抱着尚在襁褓的孩子,手里紧握着武器,还了解到周总理与“农民运动大王”彭湃的革命友谊。
彭湃在狱中写下了绝笔信,辗转多次送到了周恩来手中,信中汇报了监狱中的情况,让党组织停止营救,并表示为了党的事业绝不畏惧牺牲的决心。在未死之前,彭湃同志仍然做着党的工作,向士兵宣传,向狱内群众宣传,并留下“我等此次被白害已是无法挽救,兄弟们不要因为弟弟牺牲而伤心,望保重身体为要”的遗言,令人无不为之动容。
了解革命事迹 感悟伟人精神
穿过红场大门,中国共产党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海陆丰苏维埃政权创始人彭湃的铜像屹立于广场中央,他高大挺拔,双手叉腰,眺望远方,引得过往的游客纷纷在铜像前驻足瞻仰。位于彭湃铜像的西侧,是一座具有欧式风格的建筑。在苏维埃时期,它曾是一座“平民医院”,当年凡农会会员前来就诊,免收诊断费,药费半价,对个别困难的农友则免收药费,平日还举办医务人员培训,为农会输送了大量的医务人才。而今这栋建筑只作为红宫红场中一个景点,人们从葱郁的大树,透过树荫,看到那座古老尘封的红色建筑,在斑驳树影的映衬下,生气犹存。我们身为广东医科大学的学子,必须学好扎实的医学知识,学习这种悬壶济世、救死扶伤的精神
寻访优秀校友 共叙广东医情
在接下来的三下乡之行中,“星瞳”近视防控宣讲团汕尾小分队来到了彭湃纪念医院。据彭湃纪念医院的余老师介绍,彭湃纪念医院拥有悠久的历史,取名源于汕尾著名革命英雄——彭湃的母亲,当年彭湃的母亲周凤老人与毛主席见面时,提出要在海丰建“一所学校,一所医院”,彭湃纪念医院便是那“一所医院”。“星瞳”队员们跟随余老师的脚步,参观了彭湃纪念医院的急诊、门诊以及住院部,对这所对海丰人民意义深远医院有了大致的了解。
余老师带队员们见到了医院里的两位优秀校友——检验科的邱义城师兄和消化内科的方文西师兄。两位师兄都是广东医科大学的骄傲:邱师兄曾在19年支援湖北抗疫,是“最美逆行者”中的一员;而方师兄年纪轻轻,已经是消化内科的主任医师。师兄们和蔼可亲,与队员们展开了亲切的交流,从本科学习,到就业选择,两位前辈都为队员们们解答了疑惑,提出了建议。亲自走过的路,永远比书本上的白纸黑字更让人深思。队员们认真聆听师兄的话,对走好未来的路有了新的思考,相信大家也会向师兄们学习,牢记作为新时代青年的使命,将来在自己的领域发光、发热。
以参观长知识 以交流促提升
在彭湃纪念医院余老师的介绍下,“星瞳”汕尾小分队的队员们跟随儿科蒋运生医生,及目前位于彭湃纪念医院儿科工作,曾毕业于广东医科大学的师兄的脚步,进入儿科住院部的病房内,体验在职医生的日常查房工作。蒋医生尽职尽责,对小病人们和家属们无微不至,同时也非常和蔼可亲,对“星瞳”队员们提出的问题都一一耐心解答,从他身上,队员们学到的不仅是临床知识,还有在医院里与家属交流的方法和对病人的关怀之情。在查房的过程中,蒋医生还让部分队员体验听诊,并展示了一些常见的病症,真切的体验,让队员们印象深刻。
践行医学初心 践行青春使命
此次红色研学之行,队员们聆听革命先烈们的光辉事迹,感悟海陆丰人民顽强拼搏的雄心壮志和百折不挠的忘我精神,进而汲取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不懈奋斗的无穷力量,通过脚踏实地的努力,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砥砺前行。
“愿消天下苍生苦,尽入尧云舜日中。”在未来的实践服务中,“星瞳”青少年近视防控宣讲团将不忘初心,用实践去传承丰碑,用青春去缅怀先烈的丰功伟绩,继承和发扬甘于奉献的革命精神,继续在预防近视的领域细心
合影.jpg
医院查房1.jpg
医院交流照片.jpg
我要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站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全部评论 ( 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