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垃圾分类多年深耕孕育蝶变 ——素质教育培养的“广轻方案”

来源:广东轻工职业技术学院学生工作部 发布时间:2022-10-13 11:32:38

中国三分之二以上的城市被垃圾包围,四分之一的城市已没有合适场所堆放垃圾。实施生活垃圾分类,是破解垃圾围城的有效手段,也是提升当代大学生生态文明素养的重要途径。

广东轻工职业技术学院持续多年深耕垃圾分类,摸索出了政府、社会、高校认可“能有效复制、可持续应用”的智能垃圾分类“广轻模式”。垃圾分类深耕孕育蝶变,高校学生综合素质培养“广轻方案”与基层社会治理“广轻智慧”为其他院校提供借鉴。

图片2.png

一、首创精神,为智能垃圾分类提供“广轻模式”

广轻垃圾智能投放站由若干个智能垃圾收集箱及广告牌、雨棚、显示屏构成。具有分类图像识别、满箱提醒等技术功能。学生将系好的垃圾袋放在称重盖板上,听到提示音后在读卡器上刷卡,盖板自动打开垃圾入箱完成投放。智能垃圾收集箱具有灵活设定投放时间、不用贴标签、自动授予积分、无需人工值守、设备自动监控、全封闭式,干净整洁无异味等优点。通过科技力量让学生参与垃圾分类工作变得更容易、更高效。

c38c72b60a7107866313acd186023c0.jpg

学生生活垃圾分类账户与学生校园卡绑定,通过智能箱分类投放生活垃圾获取积分,直接由后台系统发放至学生的账户中。获得积分后,可以在“绿岛超市”进行积分兑换,兑换标准为100积分等价于1元人民币。在消费过程中,积分可等价抵扣现金,所有消费都可以全积分使用。

大数据平台随时统计显示师生四类垃圾参与情况和收集量等数据信息,与学生生态文明素质教育、评优评先认定相结合的方式,有效解决垃圾围校这一瓶颈问题。

二、泛在思政,为学生综合素质培养提供“广轻方案”

学校将垃圾分类行为作为大学生行为管理和综合素质测评的指标,通过学生品德操行加分减分等方式,使学生从入学开始,经过教育、引导、规范、约束、提升五个阶段后,养成垃圾分类的良好行为习惯。大数据监管平台实时接收各智能收集箱产生的数据,通过云平台对大数据的统计和分析,学校就能调动各级管理力量,做到精准监管、精准施策、精准教育和精准引导。通过手机APP,学生们可以查看垃圾投放信息和积分用来兑换物质奖励,积分奖励还和他们的综合素质评价挂钩,影响评奖评优与毕业。垃圾分类投放逐渐从规约变成一种习惯。

微信图片_20220929102812.jpg

学校以绿岛易班作为创新载体,在“易班”融合学生环境文明素养教育,通过“一平台、二课程、三联动、四考评”,有效融合学生思政教育、素质培养、创新创业、社区服务和文化建设,让思想引领突破时间和空间的局限,实现思想政治教育的“无所不在、无处不有”,打通第一课堂、第二课堂和第三课堂的物理空间限制,实现育人的全覆盖。

三、共治共享,为基层社会治理提供“广轻智慧”

我校秉持开放态度,让政府、企业、学生、学校等不同主体共同参与校园综合治理,是“党建统领、官方主导、全民参与”的共建共治共享基层社会治理的实践。

我校不仅用智能箱有效解决了校园垃圾分类困境,而且从校园走向社会,让“广轻智慧”发挥着广泛辐射带动作用。自启动垃圾分类投放试点项目以来,我校已经铺设了28个智能投放站、125个智能收集箱、5个绿岛。我校“互联网+”垃圾分类模式已经成为展示广州市生活垃圾分类成效的重要窗口,对推动地区生活垃圾分类体系建设发挥着的辐射带动作用,为推动基层社会共建共治共享体制机制建设打开了思路。

图片1.png

学校成为省委党校中青年干部班训班社区治理模式创新的现场教学点,学校积极接待观摩团体,分享经验成就;组织开展垃圾分类相关座谈会,深入参与“互联网+”垃圾分类研讨会,推进开展垃圾分类、基层社会治理示范基地建设。这将使“广轻模式”更好惠及社会治理模式的创新与变革。

在垃圾分类探索的道路上,我校敢于先行先试,将垃圾分类与学生综合素质培养、基层社会治理紧密结合形成“广轻智慧”。

责任编辑:学生工作部

我要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站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全部评论 ( 条)

    广东轻工职业技术学院持续多年深耕垃圾分类,摸索出了政府、社会、高校认可“能有效复制、可持续应用”的智能垃圾分类“广轻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