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维联动聚合力,多元协同赋新能 ——构建“浸润式”全链条育人共同体
在“一站式”学生社区综合改革中,抚州职业技术学院航空与旅游学院立足"以学生发展为中心"的育人生态,创新打造"领导领航、思政润心、职规引路、双创赋能、朋辈互助"五维联动育人矩阵,通过资源整合、机制创新、服务下沉,有效整合校内外各方育人资源,构建起一支专业性强、贴近学生需求的育人队伍入驻社区,形成具有示范性的全周期、全场景、全员化育人新范式,助力学生成长成才。
(一)指挥中枢下沉:构建"领航型"育人生态圈
学院领导高度重视“一站式”学生社区建设,深入融入学院整体发展规划。一是沉浸式治理。班子成员驻扎社区一线,常态化开展调研工作,定期深入宿舍、食堂和社区,排查安全隐患、监督卫生、与学生同餐交流并组织座谈会,倾听学生心声,每年解决实际问题30余项。二是家校协同培育。通过定期家访和结对帮扶计划,加强家校联动,构建协同育人机制,为困难学生提供精准支持。这一系列下沉式举措有效推动了全方位、多层次育人体系的建设,助力学生全面发展。
(二)思政骨干扎根:打造"24℃"陪伴式成长空间
辅导员队伍创新“三进三知”工作法,实现思政工作精准滴灌。一是建立“1+N”导师矩阵(1名辅导员+N类成长伙伴),提供温度服务。开发“心灵小筑”、“心理手语操”等特色项目,年均开展心理帮扶300余人次,危机干预10余例,构建"监测-预警-干预"心理健康闭环,心理危机干预成功率100%。二是立足学生社区,深度浸润。辅导员队伍充分发挥贴近学生的优势,日常开展安全教育与心理关怀活动,及时发现并解决学生成长中的问题。通过多样化集体活动增强学生归属感和班级凝聚力,打造陪伴式关怀育人模式,在日常交流与活动中传递温暖、助力学生全面发展。
(三)职规导师驻守:创建"三级赛训"能力提升引擎
职业规划团队以学生社区为依托,创新构建“资源集成—精准服务—赛训联动”的引领式规划育人机制。一是精准导航,通过开设职业规划课程、建立职业成长档案、建立“一人一册”成长档案,实施“行业导师1对1”计划,精准匹配就业资源,2024届毕业生去向落实率达95%。二是以赛促能,打造校、省、国赛三级赛训体系,提供全程化竞赛指导,推动“以赛促教、以赛促学”。近三年,学生在各级职业规划赛事中屡获佳绩。其中《做江西红色文化的引路人》项目获江西省第一届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大赛铜奖;《用声音架起文旅之桥》项目,获江西省第二届大学生职业规划大赛金奖、首届全国大学生职业规划大赛国铜奖,实现本校在该项赛中的首个国家级奖项。竞赛获奖案例还通过社区课堂、线下展示等方式推广,形成“竞赛—教学—提升”的良性闭环,带动学生整体职业素养不断提高。
(四)双创导师深耕:构筑"全链条"创新孵化基地
创新创业队伍积极打造“课程—实践—转化”全链条创新创业支持体系,为学生创新创业注入强劲动力。一是导师赋能,在社区开设创新创业课程培训,由校内专业教师与行业专家联合授课,将理论知识与实践经验深度融合,引入丰富实训模块,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创业兴趣。二是赛事驱动,统筹组织学生参与“互联网+”、“挑战杯”等高水平双创赛事,提供“赛前培训—项目打磨—路演辅导—资源对接”一站式服务,全方位保障学生在赛事中脱颖而出。近三年双创团队成果丰硕,获得省市级以上奖项10余个,其中项目《稻田医生》获第九届“互联网+”江西省赛职教赛道金奖、中国国际创新大赛铜奖,实现本校双创项目在国奖的首次突破;项目《农田管家》获第十四届“挑战杯”大学生创业计划银奖;项目《风平痛静》获第十届江西省创新大赛银奖、大创赛创业之星。此外,社区定期举办研讨活动,鼓励学生跨专业研讨,激发跨界创新思维。
(五)朋辈榜样引领:营造"传帮带"成长共同体
学生骨干队伍发挥“三员”作用,构建自助互助生态。一是选拔辅导员助理、成立学生自律委员会,传递学生声音,引导学生自主解决社区问题,成为学校与学生间沟通的有效桥梁。二是组织经验分享会和学习小组等,帮助新生快速适应大学生活,促进全体学生的共同进步与发展。
航空与旅游学院“一站式”学生社区通过五维力量深度融合,多元育人队伍的协同协作,真正将育人力量下沉至学生身边,以全方位、专业化的指导与服务,打造了“浸润式”的全链条育人共同体,走出了一条特色鲜明、成效显著的育人之路,持续书写“以学生为中心”的育人华章,助力学生迈向更加美好的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