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社区团队—艺术与设计学院

发布时间:2023-08-31 11:07:28


一、团队基本情况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作出一系列重大决策部署。为进一步把贯彻落实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和《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意见》精神引向深入,抚州职业技术学院艺术与设计学院根据《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质量提升工程实施纲要》总体要求,全面推进“三全育人”综合改革工作,以多元化平台搭建、全员式育人团队培养、全方位育人基地建设、全过程育人评价体系建设为项目依托,探索构建“343”育人模式,大力提升分院思想政治工作质量。

把党建教育、价值引领、学业帮扶、学科交流、党团活动等不同形式的主题教育引入学生社区,充分发挥学生社区学生党员的凝聚核心作用、导向示范作用和感染带动作用,在学生社区开展社区党建“七个一”活动(一个党员竖起一面旗帜、一个党员肩负一挑重担、一个党员奉献一片热忱、一个党员带动一间寝室、一间寝室带动一层宿舍、一层宿舍带动一幢公寓、一幢公寓带动一片社区),通过在楼幢设立学生党员监督岗,使学生党员在严以律己基础上以身垂范,协助社区管理人员做好值班、监督、服务等工作,通过建设社区党员活动室、开展党员示范宿舍创建等方式,让学生在社区积极发挥先锋模范作用,实现了党建引领新局面。形成管理育人、服务育人、环境育人的学生社区和谐发展模式,让学生社区在服务学生生活的同时也承载思想引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行为规范养成等“思政”功能。

学院一直把文化建设作为学生社区管理的核心之一来抓,以“浸润式”的学生社区文化育人效果来实现人才培养目标,营造了以文化为灵魂的服务育人环境。把社区空间作为全方位浸润式育人的重要载体,将学生宿舍楼整层空间进行整合、改造,以育人功能为目标,以文化作为引领,将党建、团建及德智体美劳各元素全面融入其中,集中打造学生社区走廊文化,通过一系列的举措,将学生社区空间作为育人重要载体,在学生社区管理中推行“五育”并举,最终实现全方位浸润式育人新环境。

二、工作经验与案例

学院“一站式”学生社区综合管理模式的建设是在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围绕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提升新时代高校党建思政一体化建设、培育时代新人弘扬时代新风的重要举措。在入选教育部试点单位以来,“一站式”学生社区建设围绕高校党建和大学生思政教育,探索形成了“一站式”书香社区“党建+12345”建设模式,重点推进“党建引领、管理协同、队伍进驻、服务下沉、文化浸润、自我管理”六方面工作,打造富有学校特色,树立“围绕学生、关照学生、服务学生、贴近学生”的“大思政”意识,打通育人工作“最后一公里”。凝聚碎片化资料,推动全院上下全员、全过程、全方位管理育人模式,引导学生健康成长、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

1.强化党建引领,筑牢战斗堡垒

成立“一站式”书香社区管理委员会,学院许红萍院长任名誉主任、党支部书记王智平书记任主任,学工科牵头,学院各职能部门、各院系通力合作,形成了党委统一领导部署、全员协同推进的工作格局。

第一、加强党建体制建设。“一站式”学生社区成立特色党支部,艺术与设计学院党支部工作站进驻社区,成立党员工作站,设置定点党员服务岗和志愿服务岗。以学校党委为领航员,成立学校党委——社区党支部工作站——学生公寓基层组织,让党组织延伸到学校的各个角落、延伸到学生中的每一个宿舍,在“浸润式”的党建氛围中培养学生成为又红又专的时代新人。

第二、创新党建活动育人模式。丰富党团建设在社区活动中的内容和形式。开展“我与书记面对面”、“我与院长有个约”等主题活动,让党政领导能够面对面了解学生的基本需求和心声。成立“辅导员工作室”、“心理健康工作室”、“国防教育中心”、“创新创业工作室”,成立“社区团支部”,拓展党建思政教育阵地,开展辅导员沙龙活动。丰富学生学习活动场所,开辟“社区读书角”、“社区好歌声擂台”,组织社区同学开展献礼二十大系列活动。从多方面多角度将党建重心下移到学生当中,坚持做到“学生在哪里,党建思政工作就在哪里”。

第三、强化制度体系建设。为推动和谐校园建设,强化“一站式”学生社区的功能性发挥,形成“全员育人、全方位育人、全过程育人”的浓厚氛围,形成《领导干部深入基层“五个一”实施细则》,党员干部以服务师生为基点,以促进发展为中心,坚持问题导向,聚焦发展瓶颈,引导师生幸福成长、健康发展,促进良好校风学风形成。引导学院领导干部把工作重点放到学生思想政治工作上,把工作重心转移到基层一线,关心教师,关爱学生,答疑解惑、解决问题,推动形成五育共举、三全育人的合力。

2.构建“12345”模式,拓展大思政育人格局

强化示范引领,以点带面,拓展大思政育人格局的建设,在“一站式”学生社区的建设中形成“12345”建设模式。

一条主线:以生为本、服务发展。这是学校思政教育和学生工作开展的根本所在,所有的工作必须围绕学生展开。

两个结合:学生社区和院系协同育人相结合、文化育人与实践育人相结合。将学科专业学习融入社区文化建设中,联合创新创业工作室开展职业生涯教育,联合心理健康工作室开展学生心理普测、心理咨询和情感倾诉等,第一时间为学生解决学业生活困惑。

三个保障:完成园区升级改造,优化物质条件保障;建设线上线下服务平台,优化数字服务保障;形成良性机制,优化管理运行保障。改善学生学习生活的基础设施,提升大数据、智能化技术,联合凝心校园公众号打造矩阵型线上网络平台,建立我为学生办实事、榜样人物、校园头条等,将学生需要的资讯送到手边,利用学院大数据平台完成数字化校园建设,形成高效便捷的管理机制。

四个下沉:服务力量下沉、思政力量下沉、教育力量下沉、组织力量下沉。协同各方力量,提升育人实效,优化后勤管理模式,建立了一站式大学生服务中心,为学生基本设施提供和维修提供便利,不出宿舍楼就可以办理学生证、缴纳电费等,同时推动学生居住新园区改造。将思政教师、心理健康教师、专兼职辅导员。班导师等多元力量组成的思政育人体入驻到学生社区,疏通学生办事渠道,提供必要性支持。各党支部工作站联合安全教育体验中心开展安全教育、专业项目实践教育等,构建学院——班级——社区——宿舍的融合模式,实现第一、第二、第三课堂的有机结合。

五个防范:防范意识形态风险、防范心理健康风险、防范人身财产安全风险、防范网络信息安全风险、防范应急突发事件风险。坚持党管宣传、党管意识形态,党政同责,加强正向舆论引导,做好舆情管控,牢固树立红线意识,营造清朗网络环境。利用社区文化节开展民族一家亲、我爱普通话等主题活动,加强民族团结教育,关爱少数民族学生,强化学生爱国主义观念。坚持开展党员干部深入基层,联系一个党支部、一个社团、一个团队、一个教师、一个学生等,开展社区沙龙、茶话会、心理义诊、法治主题班、急救培训班等,以多元化角度强化师生安全意识,筑牢校园安全防火墙。

社区的建设旨在以学生为中心,在党建的领航下,调动全员参与,推动润物细无声的思政教育、建设信息化的管理服务模式、实现贯通式心理育人、以发展型的视角开展资助育人活动,最终实现以生为本,为学生服务。当然,在建设过程中需要学生的参与和共建,目前社区已经培育了社区学生管理团队,开设了学生读书角、阅览室、大学生一站式服务中心、党员服务岗、志愿服务岗等,在社区功能运营中培养学生的主人公意识,培养学生的自我管理、自我服务、自我教育能力,实现学校培根铸魂育新人的教育教学使命。

三、已取得工作成果

学院历来高度重视“一站式”服务工作,始终把教书育人和“一站式”服务同步筹划、同步展开,并且将“一站式”服务与征兵工作紧密联系在一起,连续三年超额完成省征兵办、省教育厅下达的大学生征集任务。学院2017年、2018年、2019年分别完成大学生应征入伍179人、164人、169人,入伍率分别排在全省高校第3、第4、第2。学院连续三年获得全省征兵工作先进单位,被国家教育部评为“全国国防教育特色学校”。

四、下一步工作计划及预期成果

团队将继续实施“四大工程”,搭建全方位育人“立交桥”

(一)“思政铸魂”工程

1.倾心打造“国旗下思政公开课”系列活动,推动第二课堂与“思政课程”同向同行

以升国旗为载体,提炼思政课鲜活元素,确定“时代己任篇、人生青春篇、理想信念篇、中国精神篇、核心价值篇、明德守德篇、法律法治篇”等活动主题,实现思政课堂向第二课堂延伸。通过演唱、、器乐、舞蹈、朗诵、音诗画等形式,营造“润物细无声”浸润式的思政教育氛围。

2.充分挖掘重大纪念日、重大历史事件和传统、现代节日的涵育功能,开展主题教育活动

 广泛深入开展“传承五四报国志、建功追梦新时代”“弘扬雷锋精神 传递青春力量”“不忘初心,牢记使命”“青春告白祖国”“我与祖国同框”等主题教育活动,激发学生的爱国主义和集体主义精神。三是积极开展网络思政教育,打造系列主题教育品牌,形成线上线下、同频共振的思政格局。

(二)“以文化人”工程

1.重点打造“六红”育人品牌

“六红”育人品牌包括:唱红色歌曲、读红色书籍、讲红色故事、寻红色足迹、观红色电影、创红色社团。精心策划了校园红歌大赛、红色经典朗读大赛、红色故事会、红色电影赏析、红色经典电影模仿秀大赛、体验式“情景党课”等红色主题系列活动,综合运用讲授式、参与式、体验式等教学方法,使学生直观感悟革命历史,传承红色基因,大力培育学生爱党情。

2.培育“四进”文化育人品牌

“四进”文化育人品牌包括:高雅艺术进校园、传统文化进校园、工匠精神进校园、优秀校友进校园。组织策划“非物质文化遗产进校园展示活动”“我们的节日”“优秀毕业生现身说法”等系列文化精品活动,激活传统节日魅力,培育学生工匠精神、职业素养、双创意识。

(三)“实践立行”工程

1.把思政教育融入“志愿服务”中

先后与抚州市火车站、抚州市福利院、各县区乡村等多家单位共建志愿服务基地,常年组织学生开展学雷锋、植绿护绿、清理小广告、卫生清扫、图书整理、义务献血、交通协管、扶危济困、义务支教、科学普及、爱心资助、结对帮扶、抗洪救灾等志愿活动。

2.把思政教育搬到“社会实践大舞台”

聚焦“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打赢脱贫攻坚战”“建设美丽中国”等国家发展战略,广泛开展“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实践”“青年红色筑梦之旅”“三下乡”等社会实践育人活动,把思政教育搬到革命遗址、田间地头、闹市街区,积极引导学生准确理解和把握新时代国情民情社情,让他们在社会实践中增强社会责任感,培养艰苦奋斗精神、砥砺前行品格。

(四)“关爱学子”工程

1.坚持育心与育德相结合,加强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

面向全体学生,开设《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等选修课程,实现心理健康教育全覆盖;充分利用“5.25”心理健康月主题开展宣传,不断创新活动载体,多渠道、多形式、多媒介地开展贴近学生需求、有较大影响力的心理健康教育活动;积极组织学生每年度参加学院组织的心理情景剧大赛,进一步普及心理健康知识,提高大学生关注心理健康意识,营造阳光、健康的校园文化氛围。

2.坚持“扶困”与“扶志”相结合,全面推进资助育人

 建立健全多元混合的资助政策体系,进一步提高了学生资助的精准度;建立建档立卡“双向比对”机制,时时完善教育扶贫工作台账,实施动态管理;全面落实学院资助政策宣传制度,积极开展“大家访”活动;坚持资助育人导向,实施“发展型资助的育人行动计划”,深入开展“助学·筑梦·铸人”“诚信校园行”等主题教育活动,

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关系到高校培养什么样的人、如何培养人以及为谁培养人这个根本问题。站在新时代的起点上,艺术分院牢牢把握立德树人这一根本任务,纵深推进“三全育人”综合改革,大力提升思想政治工作质量,努力培养更多德技双修的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人才。


责任编辑:艺术学院

我要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站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全部评论 ( 条)

    社区团队—艺术与设计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