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州大学先进制造学院与海洋学院:“党建红+志愿红”打造有温度的“一站式”学生社区
习近平总书记曾强调“志愿服务是社会文明进步的重要标志,是广大志愿者奉献爱心的重要渠道。要为志愿服务搭建更多平台,更好发挥志愿服务在社会治理中的积极作用。”福州大学晋江校区探索将党建引领贯穿学生志愿服务始终,积极构建“党建红+志愿红”的有温度的“一站式”学生社区建设新模式,为学生社区治理增活力、添动力,持续提升校区学生的获得感和幸福感。
“党旗红”引领“志愿红”,夯实服务队伍根基。学院党委领导带头践行“一线规则”,成立晋江校区兼合党支部,通过整合校区资源、完善各项制度,推进学生志愿服务“硬件”“软件”双提升。依托“校区兼合党支部—楼宇兼合党、团支部—楼栋管理网络”三级组织架构,发挥学生社区组织建设功能,先后组建了15支党团志愿服务队,累计培育党团志愿者超3000人,精准聚焦晋江校区和属地志愿服务需求,将志愿服务融入晋江校区大社区治理,打造校地志愿服务特色品牌,将党的建设“润物无声”融入学生志愿服务中,实现服务师生和属地群众“零距离”。
“党旗红”带动“志愿红”,打造志愿服务品牌。学院始终坚持需求导向,将党的领导和党的建设根植学生社区一线,探索形成以学生成长为中心的“党建+志愿服务”的社区育人模式,推进“党团组织进社区工程”和建立党员、团员志愿者工作站向基层延伸,党、团员社区100%报到,实现站点建到哪里,志愿服务就能够覆盖拓展到哪里。与晋江团市委合作,选聘“晋江市青年实干家”、晋江市兼职团干部等,号召学生社团、学生组织进驻社区,打造社区生活及社团活动服务区,定期组织“主题团课进社区”“青马宣讲团微课堂”“老青同行话成长”等多样化社区活动;参与社区治理,协助社区工作,开展社区健身舞蹈区管理、朋辈学业支持、社区劳动、清洁社区等活动,打造“志愿服务+”综合体,让同学们在学生社区就能参加志愿服务活动,享受志愿服务“红利”, 让志愿服务品牌“亮”起来。
“党旗红”激发“志愿红”,共筑校地联动共同体。学院以党建为核心动力,让志愿服务成为校区与属地之间的纽带,立足“晋江经验”,积极推动校区与属地的深度融合,充分发挥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依托校地共建的“青锋志愿”育人平台,在“3月雷锋月、4月清明节、五四青年节、平安创建宣传月”等关键时间节点和晋江马拉松赛、全国击剑冠军赛、村BA、村跑等国家级、省级赛事中,开展志愿服务和赛事保障43次,受众4万余人,累计服务时长超44400小时。其中,与围江小学、锦东小学、毓英中学、英林中学等十余所晋江当地中小学开展“党·团·队”共建,《思政领航·共育未来》项目获批福建省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质量提升综合改革与精品建设项目。切实让党团员在校地志愿服务中做表率、暖民心,用热情与担当激活“红色细胞”,释放“红色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