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福建医科大学“一站式”学生社区综合管理模式建设方案

发布时间:2023-09-12 09:14:54

为深入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全面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落实《教育部思想政治工作司关于开展“一站式”学生社区综合管理模式建设试点工作的通知》要求,结合我校实际,制定本方案。

一、指导思想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坚守为党育人、为国育才,以一切有利于学生作为根本出发点,把解决思想问题与解决实际问题相结合,打造富有福医特色、遵循思政教育规律、贴近学生实际的学生综合管理与服务社区,进一步构建完善“三全育人”工作格局,服务学生健康成长成才,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培养高质量人才。

二、建设目标

以学生发展为中心,践行“一线规则”,统筹两校区学生社区综合管理模式建设工作,开展学生社区“网格化”管理。多措并举,切实推进党建和思想政治工作融入学生社区建设。依托学生社区物理空间,分批分区域统筹推进建设工作,打造学生党建、思政教育、学风建设、文化建设、安全稳定、管理服务的具有学科专业特色的社区,使之成为党建和思想政治工作的高地、培养人才的园地、管理服务学生的基地、维护校园安全稳定的阵地,打通育人最后一公里,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

三、建设内容

(一)强化党建引领,构筑铸魂育人阵地

1.实施党建进社区制度。创新学生社区基层党支部设置,锻造一批坚强有力的学生社区基层党组织,推进党的组织和工作全覆盖。成立社区党建领航站,各学院(部)根据自身特色,将其发展建设理念、学科优势、文化传承、育人资源融入学生社区政治建设,形成党建品牌,发挥全面领航指导效能。建立健全学生社区“三会一课”、主题党日等组织生活经常化、制度化。制定完善党员责任宿舍网格化管理、党支部帮扶、结对共建等工作体系。通过划分“党员责任区”“党员服务区”网格、设立社区党员活动室、设置“党员先锋岗”、挂牌建设“党员宿舍”等社区党建园地,强化红色阵地建设,激发先锋效能。指导社区团组织建设,将社区党建引领落地落细落实,引领学生听党话,跟党走。〔牵头部门:组织部责任部门:校团委、学生工作部各二级学院(部)党委。

2.推进思想政治工作进社区。将学生社区作为思想政治工作的物理空间和组织单位,将爱党爱国教育、思政教育、理论宣讲等融入社区、楼栋、宿舍等学生学习生活的基本单元。建设思政主题教育多媒体活动室、辅导员工作室、谈心谈话室等社区思政园地,依托“六美六课堂”理论宣讲、“石榴籽”工作室建设、素质拓展等活动载体,充分利用学校红色文化、抗疫事迹、医学科普等教育资源,将校训校歌、校史校情教育等丰富内涵融入其中,教育引导学生树牢初心、担当使命,做到思政引领压实到学生一线,实施精准思政。〔牵头部门:学生工作部(处)责任部门:宣传部、统战部、马克思主义学院、后勤管理处、校团委各二级学院(部)。

(二)聚焦协同管理,完善成长支持系统

1.建设学生综合事务服务站。在原有学生服务中心的基础上改建学生综合事务服务站,将教学教务、就业服务、资助育人、心理健康等成长指导和发展服务延伸至学生社区,规范服务事项,细化服务要求,优化服务保障,开展相关教育、管理、服务活动,满足学生个性化需求,增强管理协同效能。深化线上办事大厅建设,在社区投放智能信息化终端设备,为学生提供日常学习生活所需的便利服务,将“最多跑一次”的改革向社区延伸。〔牵头部门:学生工作部(处)责任部门:后勤管理处、设备与实验管理处、教务处、保卫处、校团委、信息中心各二级学院(部)。

2.建设学生素质拓展载体。分批分区域建设社区功能室,拓展服务空间。以旗山校区9-12号楼18-20号楼架空层优化改造、乌山校区9-10号楼架空层改造(一期)为第一批试点,建设学生多功能活动室、会议室、开放交流区、健身区、自习室等,满足社区学生多元化、个性化的思想学习生活需求。依托旗山校区校创新创业创造中心,开展学生成长创意项目孵化,激发学生创新动力。〔牵头部门:基建管理处责任部门:后勤管理处、体育教研部、设备与实验管理处、信息中心、校团委、学生工作部(处)各二级学院(部)。

3.构建学生成长发展数据平台。依托智慧校园的数据资源中心,构建“学生成长发展数据平台”。建设“德智体美劳”综合育人评价体系,记录学生在学院(部)及社区学习、生活、活动的相关数据信息;建立学生成长发展数据智能报告中心,全过程、多形态、立体化展示学生成长发展动态,为学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提供有力的信息化支撑,进一步做到精准施策、靶向服务。〔牵头部门:信息化办公室责任部门:信息中心、学生工作部(处)、后勤管理处、校团委各二级学院(部)。

(三)坚持一线规则,凝聚全员育人合力

1.推进多支队伍进社区。领导干部带头深入社区,担任学生社区“楼长”“层长”,通过午餐会、座谈会、走访慰问等形式了解学生思想动态、生活状态及发展需求,切实解决学生实际困难。思想政治教育队伍全天候进驻社区,实行专职辅导员院校两级值班制,校级值班辅导员吃、住、工作在学生社区一线,开展日常思想政治教育和社区活动指导工作。选聘校党政团干部、关工委成员、思想政治理论课优秀教师和优秀青年教师担任社区兼职辅导员,指导社区文化建设、成长服务等方面的工作。学校、职能部门、学院(部)领导干部每季度至少与所联系社区党建领航站共同过1次组织生活或主题党日活动,校领导每月至少面对面与学生交流2次。〔牵头部门:党办校办责任部门:组织部、学生工作部(处)、教师工作部各二级学院(部)。

2.成立社区发展指导站。依托社区各功能室,选聘专业教师、心理健康指导教师、创新创业专家、职业规划专家、行业专家等专业力量,常态化入驻社区发展指导站,定期开设指导宣讲和咨询窗口,结合学生自身发展,为学生提供成长和发展的专业化、精细化指导,满足学生个性化需求。选拔有一定工作经历的优秀专任教师担任学业导师,以学生社区为阵地,指导学生学业发展、科研训练、项目实践等。每名学业导师原则上指导学生不多于10人,每月“一对一”交流不少于2次。〔牵头部门:学生工作部(处)责任部门:校团委、宣传部、教师工作部、教务处、马克思主义学院各二级学院(部)。

3.推行学生社区自治管理。灵活设置社区团组织,加强社区学生组织建设管理。建立学生自我管理自我服务组织,遴选学生党员、入党积极分子担任负责人,建立健全以服务奉献为导向、以素质养成为目的,以经历认证为保障、以制度规范为基础的长效机制,培养学生自主意识和自律能力。各学生组织、社团进驻社区,负责社区功能室的日常运营和维护,并自主开展相关文化活动,强化社区运行活力。〔牵头部门:学生工作部(处)责任部门:校团委、后勤管理处各二级学院(部)。

(四)重视文化浸润,增进文化育人实效

1.营造党(团)建文化氛围。打造爱党爱国教育的党建工作室、党建长廊、党建文化墙、党员活动室、党风廉政建设文化标语等,树立醒目党建标识,宣传党建工作、展示党员风采、推进廉政文化,将党建宣传教育工作融入日常。以团学工作室、团员之家为抓手,以社区为阵地,以班团组织、学生社团为载体,广泛开展与信仰对话、做合格共青团员、社团文化节等主题活动,丰富社区团组织文化生活。〔牵头部门:组织部校团委责任部门:宣传部统战部学生工作部(处)各二级学院(部)。

2.打造特色鲜明的社区文化。各学院(部)深入挖掘学科特点和专业优势,凝炼特色文化,依托学生社区宿舍楼内走廊、功能室、公共空间等,打造“仁医仁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长廊、医学走廊、抗疫精神主题公园等古今交融的多主题育人环境,融合党建和思政育人元素,做到“一楼一特色”。以旗山校区9-12号楼为第一批试点,充分发挥学校医学人文研究中心作用,强化医学生人文素质教育,重点打造具有医学特色且宜居宜学的公寓文化。〔牵头部门:宣传部责任部门:后勤管理处各二级学院(部)。

3.打造幸福社区文化。通过提倡社区公约、命名宿舍楼、征集LOGO、装饰设计宿舍走廊等活动,提升社区文化的幸福感和感染力。建立长效的生态文明绿色发展宣传机制,营造垃圾分类新时尚的良好氛围,开展普及化、常态化的社区文化体育、勤工助学、社会实践和志愿服务等系列活动,促进学生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树立健康生活的理念。〔牵头部门:校团委责任部门:宣传部、后勤管理处、学生工作部(处)各二级学院(部)。

四、组织保障

(一)加强领导与统筹规划。成立“一站式”学生社区综合管理模式建设工作领导小组组长由学校党委书记、校长担任,副组长由学校分管党建工作、学生工作、后勤工作的校领导担任,领导小组成员为机关相关部门、学院(部)。小组下设办公室,挂靠学生工作部(处),负责全校“一站式”学生社区综合管理模式建设的日常统筹工作。

(二)建立社区管理保障机制。整合学校优势资源,予以专项经费支持。建立完善“一站式”学生社区综合管理组织架构,健全工作队伍,成立学生社区综合管理中心,设立正副主任,由学生工作部(处)组织部、团委、后勤管理处等相关职能部门分管领导担任。中心负责社区管理制度制定,统筹建设资源、场地、软硬件条件等,推动学生社区综合管理模式建设。

(三)凝聚社区建设育人合力。通过多种渠道、多种形式进行全面、广泛而深入的宣传,使全校上下充分认识到“一站式”学生社区综合管理模式建设的重要性,做到全员参与,群策群力,形成学生社区综合管理的强大合力。以学生的提升和成长作为衡量育人成效的标准,逐步凝炼育人经验,力争形成标准化、可推广、可复制的经验和模式。

责任编辑:刘欣华

我要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站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全部评论 ( 条)

    为落实《教育部思想政治工作司关于开展“一站式”学生社区综合管理模式建设试点工作的通知》要求,结合我校实际,制定本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