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高引领开新局 能力评估稳根基——我校召开2025年度教学工作大会
为深入贯彻落实全国和全省教育大会精神,加快推进我校“新双高”建设,全面提升学校关键办学能力,2025年4月18日,我校在平潭校区图文中心学术报告厅召开2025年教学工作大会。会议以“双高引领开新局,能力评估稳根基”为主题,聚焦职业教育改革新要求,谋划教学创新发展新路径,为学校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劲动能。会议特邀深圳职业技术大学经济与社会发展研究院院长王文涛、福建省教育评估中心职教科科长徐宇峰作主题报告。校长江吉彬,副校长史进、柏定国等校领导出席会议,全体专任教师参加会议。会议由教务处处长程智宾主持。
江吉彬为大会致辞,回顾了过去一年学校在教育教学方面取得的显著成效,在课程建设、师资培养、教学成果等多个维度均实现了重要突破。他指出当前学校正以“职普融通、科教融汇”为战略导向推进新一轮“双高”建设,并对全体教师提出三点要求:一是紧扣“新双高”建设,激活学校内涵的发展引擎;二是深化“产教融合”,提升服务经济社会能力;三是坚持“教学中心”,深化“五金”建设,推动“三教”改革走深走实。
柏定国在主题报告中深入剖析了当前职业教育“产教融合”中存在的七大核心问题,并逐一给出了切实可行的改进策略。同时,明确指出职业教育未来将在规模结构转型升级、人机协同育人模式、产教深度角色定位、微专业推动专业重构以及“三位一体”发展模式等五大关键领域发生深刻变革。最后,他以深圳技术大学“研究性实践”的培养核心引出要深刻认识职业教育的双重使命,体谅受教育者的个性化,积极探索新方向,建设更好的职业教育模式。
王文涛深入探讨了职业教育与高等教育中的教育评价改革、学校发展规划与教育质量提升,强调教育评价对学校稳定发展的关键作用,以及国家政策对教育质量与发展方向的引领。他指出,教育评价改革聚焦于促进教育高质量发展,强调“立德树人”与“产教融合”,通过改革提升教育质量和效率。同时通过背景、评估内涵与实际操作三个层面,回顾了评估改革的历史演变,指出要关注专业建设、课程思政、师资队伍、教学质量与就业导向等几方面要素,并强调持续改进个性化评估方案的重要性,通过有效评价机制推动教育质量与内涵发展。
徐宇峰通过对教育部及教育厅等相关政策文件的解读,指出福建省将围绕职业教育计划系统推进专业课程、教材、教师培训改革,强调效能建设等核心指标。同时,构建涵盖学校自评报告、专业建设、高校就业与创新人才培养、教学与教材、师资队伍建设、实训基地建设等多维度、全方位的评估体系,全面提升办学质量。
程智宾以“新双高·新内涵·新教研·新提升”为主题作报告,汇报了新双高的申报情况,并部署后续建设任务,指出以“五金”建设为核心,强调专业(群)建设、课程创新改革、教材数字赋能、基地融建升级、教师团队成长的重要性,并提出教务处将持续推进教学管理制度的修订。同时在教研活动方面,总结了过往经验,并启动新一轮系统性教研活动。最后对高职院校关键办学能力评估与职业本科设置标准进行深入解读,为未来发展提供了清晰的路径与策略指引。
物联网与人工智能学院副院长张晓敏对青年教师的培养路径进行了阐述,指出近年来双师型教师培养计划成效显著。并以物智学院为例,通过构建一流师资团队,实施导师制、教学质量提升行动、鼓励科研参与及技能大比武活动等五大培养举措,显著增强了青年教师的教学、科研和服务能力。
文化创意与旅游学院院长谢石城针对“微专业”与“课程群”建设与实施展开,强调课程群需根据国家战略与社会实际需求设计,并结合文旅学院相关专业课程资源建设情况,举例探讨了“微专业”与“课程群”的构建逻辑、校企合作以及区域产业供给优化等改革方式。指出未来文旅学院将不断优化微专业集群,提升学生专业素养,支撑经济发展和产业创新。
会议最后,柏定国作总结发言,向与会人员的热情参与表示感谢,对精彩报告予以肯定。随后提出三点意见:一是锚定年度计划,做好新“双高”建设,专业群要树立资源意识,探索融合发展路径;二是形成关注,做好“一校一策”,抓住评估中的变化之处,将会议闪光点转化为改革思路与制度;三是思考特色案例的撰写,强调教师生涯发展取决于学术研究,同时期望未来让更多职能部门参与分享助力教学改革的经验。
下一步,学校将继续以“双高”建设为引领,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全面提升学校关键办学能力。不断优化专业结构,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和与行业企业的合作交流,推动产教深度融合,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为经济社会发展输送更多高素质的技术技能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