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行见八闽,感悟思想伟力

发布时间:2023-07-23 21:12:34

为全面推进“大思政课”建设,充分调动全社会力量和资源,建设“大课堂”、搭建“大平台”、建好“大师资”,2023年7月4日-7日,我院读书社实践队在指导老师李玮、林婷婷和张子妍的带领下,深入泉州南安市和德化县开展暑期“大思政课”社会实践活动,围绕乡村振兴产业发展、传承红色文化、乡村文化建设等内容进行参观研学、联学共学。我校分管马院的王兴中党委副书记表示,希望通过此次活动,能够帮助学生以学铸魂,坚定理想信念;以学增智,提升本领才能;以学促干,做好志愿服务。

在田间地头讲好“大思政课”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思政课不仅应该在课堂上讲,也应该在社会生活中来讲”。

在蓉中村“大思政”实践基地,驻村高级顾问陈金顺以“筑牢思想根基 凝聚奋进力量”为主题,分享了自身参与蓉中村乡村振兴建设以及社会扶贫的故事,给大家带来了一堂生动的思政课,激励同学们要在为人民服务中实现人生价值。

在德化县国宝乡南斗村,我院教师张子妍与读书社成员张嘉慧、陈佳仪为村民和在座学生宣讲党领导农村建设的百年探索与实践,讲好福建故事,将党和政府的最新“三农”政策传达给村民,在助力乡村振兴中讲好“大思政课”。

在戴云之战革命历史陈列馆,我院院长黄冬福带领读书社学生上了一堂“追忆峥嵘岁月,照亮前行之路”的思政微课,通过学习激发了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培养了民族认同感和历史责任感。听完微课同学们表示将努力学习并弘扬伟大的革命精神,以实际行动投身于实现中华民族复兴的伟大事业中。

微信图片_20230723210909.jpg

微信图片_20230723210912.jpg

微信图片_20230723210915.jpg

微信图片_20230723210917.jpg

行见泉州,上好“行走的大思政课”

走进高甲戏发祥地的岑兜村,这里不仅生动还原了高甲戏这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生存环境,还实现非遗的活态传承与产业化发展。“南戏明珠”福建戏曲文化园内的高甲戏元素让读书社学生目不暇接,置身其中,彷佛耳畔传来高甲戏的曲调,有雄浑高昂的腔调,也不乏清婉细腻的音韵。近距离感受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魅力和精髓。

南安市军民素有拥军优属、拥政爱民的光荣传统。长期以来,蓉中村坚持与开展军地共学理论、共建文化、共谋发展、共享成果等“四共”活动,让40多年的双拥老品牌不断绽放出新的光彩。为加强军地校联学活动,读书社师生走进部队军史馆,学习光辉历史,感悟我军光荣传统,从蓉中村民和当地驻军精心培育的双拥之花硕果中不断汲取奋进力量。

习近平总书记在多个场合中多次强调家风家训对于国家乃至民族的重要性。走进芙蓉李氏家风家训馆,读书社学生不仅近距离体会到了李氏族规家训中所蕴含的处世哲理,也从世代典范人物的事迹中感受到了芙蓉李氏世代传承积淀的家风文化的魅力,更深知优良家风家训的重要性,在心里埋下向上向善的种子,上好“行走的大思政课”。

微信图片_20230723210920.jpg

微信图片_20230723210922.jpg

微信图片_20230723210925.jpg

多样化联学共建,创新“大思政课”

在国宝乡南斗村,省教育厅驻德化县南斗村第一书记林曦与读书社学生开展乡村振兴座谈会。他表示,发挥教育系统优势,以人才赋能乡村是推进南斗村振兴发展的一个重要的举措。通过与高校共建实践基地,组织师生来南斗村学习交流,打造望山见水记乡愁,宜居宜业和美南斗,如今的国宝乡南斗村以深厚的红色文化、陶瓷文化和生态文化为依托,正全力打造红色文旅小镇。

福建省高职高专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联盟、福建信息职业技术学院、福建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黎明职业大学在芙蓉李氏家风家训馆举行了大思政课实践教育教学基地揭牌仪式,为强化校地合作共建、上好“大思政课”提供了空间和平台。

微信图片_20230723210928.jpg

微信图片_20230723210931.jpg

据悉,本次 “大思政课”社会实践活动是与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共建联学,“大思政课”实践教学基地为广大学生搭建了一个参与社会实践、了解农村发展的平台,也是我校提升教育实践效果、开展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的重要载体。

责任编辑:吴菁 张志阳

我要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站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全部评论 ( 条)

    为全面推进“大思政课”建设,充分调动全社会力量和资源,建设“大课堂”、搭建“大平台”、建好“大师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