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州学院打造“一站式”学生社区“点线面”三维立体坐标系
德州学院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二十大精神为指导,紧紧围绕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以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为中心,编织“一站式”学生社区数字智能“连心网”,打造“点线面”三维立体育人坐标系。
一、“点”上突破:夯实关键支撑节点
(一)聚焦党建领航核心点
依托二级学院与专业群组建功能型党团支部,创建“一支部一特色”品牌,构建“党建+思政”双驱动体系。设立楼宇党团支部及党员示范岗,打造活动室、先锋墙、示范宿舍等教育阵地。开发“云党建+”平台,推行双重组织生活制度,形成网格化覆盖管理模式,确保党团组织与学生成长同频共振。
(二)争创文化浸润示范点
打造“软硬共治”社区文化生态,以制度刚性约束夯实治理基础,以专业特色培育“一院一品”文化项目,强化品牌牵引力。依托重要节点策划“青春献祖国”等主题活动,厚植家国情怀。通过环境美化、示范宿舍评选等举措营造健康高雅的生活空间,实现文化浸润与行为养成双向赋能。
(三)守护心理健康守护点
构建心理健康服务闭环,开发“心理气象站”系统,融合考勤、量表数据建立动态预警机制。配置VR减压舱、情绪宣泄室等智能化空间,实现压力可视化评估。开通“心灵树洞”线上平台,心理咨询师驻点“一站式”社区,形成“监测-预警-疏导-反馈”全周期服务体系,通过数字技术与专业干预双轮驱动,筑牢学生心理安全防线。
二、“线”上贯通:编织协同联动网络
(一)生成纵向管理贯通线
整合“一站式”服务资源,构建“两室三中心”协同育人平台。推动校院领导、学业导师、辅导员常态化入驻社区,形成育人合力。组建“职能部门+学生”共治队伍,成立安全防卫队、公寓自查组等自治组织,建立培训考核机制,强化学生自我管理能力,实现教育管理与社区治理深度融合。
(二)铺设横向服务联动线
打造“一站式”智慧社区,配置业务一体机集成学籍证明、校园卡补办等高频事务,实现“一窗通办”。整合服务空间,建设党员活动室、心灵驿站等多元功能区,提供就业指导、心理疏导、纠纷调解等综合服务。组建学生事务志愿委员会,健全培训考核机制,提升服务专业化水平,构建“需求-响应-反馈”服务生态,以精细化治理赋能社区育人效能。
(三)打通斜向资源对接线
升级“面对面”品牌,推动育人资源下沉社区。联建警校智慧服务站,集成政务自助终端,提供户政等30余项便民服务,破解学生办事时空限制。创新“开门办思政”模式,遴选行业精英担任校外导师,引入实践前沿案例,打造社区思政实践课堂,实现理论教育与现实场景深度融合。
三、“面”上融合:构建立体育人生态
(一)打开数字赋能治理面
部署人脸识别门禁与线上查寝系统,联动访客管理、行为分析、学工数据平台,构建智能安防体系。实时追踪人员出入与行为轨迹,强化数字化管控。依托社区管理问卷实施需求分析,靶向优化服务策略。融合多维动态数据,建立学业预警、心理疏导、社交帮扶机制,形成“监测-预警-干预”管理闭环,实现精准育人。
(二)设计五育并举培养面
构建线上线下党建思政平台,推进支部结对共建,以先进带全员。推动教育教学下沉社区,设立读书角与自习室,打造“学习+”空间。创新阳光校园跑、运动我最“型”等体育活动,配置羽毛球馆等设施,倡导健康生活。开辟文化墙与文创角展示学生作品,深化美育实践。组建环境自治小组开展志愿服务,强化劳动育人,激发学生自主管理能力。
(三)培育智慧生活生态面
构建学生社区智慧管理平台,整合多方资源形成协同机制,激发社区育人活力。优化后勤服务保障,以优质服务深化育人实效。打造“最多跑一次”线上线下双平台,精准对接党建、思政、事务管理等需求,常态化提供学业指导、心理咨询、社区服务等一站式解决方案,通过数字赋能提升治理效能,实现服务育人双促进。
德州学院创造性打造“点线面”三维立体坐标系,构建高校学生社区协同育人模式,通过关键节点的突破性建设、协同网络的贯通式联动、立体生态的融合性发展,全面激活了社区育人效能。未来,德州学院将进一步乘势而上、聚势谋远,持续优化“点线面”协同育人生态,全面深化落实“三全育人”教育理念,为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提供坚实支撑,为高等教育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劲动能。
我要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站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全部评论 ( 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