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连艺术学院|“一站式”学生社区|"深耕希望田野,播种艺术梦想—铸就三全育人新高地"
大连艺术学院|“一站式”学生社区|"深耕希望田野,播种艺术梦想—铸就三全育人新高地"
春末夏初,万物生机焕发,花儿次第开放,绿叶舒张身姿。在大连艺术学院美丽校园工程建设现场,一幅幅生动的建设图景正徐徐展开,其中,尤为瞩目的是那片承载着希望与梦想的实验梯田与智能科技大棚。连月来,学校创办者、董事长王贤俊教授百余次往返于“三全育人”美丽校园建设施工现场,以身作则,亲力亲为,带领师生共同描绘一幅教育与生态和谐共生的壮丽画卷。
“我们要让这片土地不仅生长出劳动的果实,更要成为滋养心灵的沃土。美丽校园建设,不仅是对学生思政教育、劳动教育、美育教育的综合,更是对绿色生态文明建设的深度实践。让我们在党的领导下,将农业科技与艺术之美相结合,让每一片叶子、每一粒种子都蕴含教育的智慧和文化的芬芳。”学校创办者、董事长王贤俊教授掷地有声的话语恰如晨曦中的第一缕阳光,照亮了大艺校园建设的新方向。
一、 春风里规划蓝图
学校创办者、董事长王贤俊教授亲自引领制定了大连艺术学院美丽校园建设规划方案,在他的身体力行下,大艺人坚持一张蓝图绘到底,树立系统思维,运用系统方法。从九棵槐学生农耕园到智慧创客生态园,从一号组培实验室到五号智能花卉温室,“五棚五园”已具规模,三全育人已显成效。“我们要让这里不仅仅是种植的场所,更要成为美育与生态教育的生动课堂。”王贤俊教授的话语坚定有力,他指着图纸上的一个区域说,“这里可以设计成学生亲手种植的‘责任田’,每个学院负责一块,从播种到收获,全程体验生命成长的过程。”
二、智慧农业的探索之路
在凤凰岭施工现场,王贤俊教授就智能科技大棚和梯田的建造与技术团队进行了深入交流。“我们的农业大棚和梯田不仅要高产,还要高效,更要成为学生接触前沿农业科技的窗口。”他鼓励技术人员,“要让学生参与到建设中来,让他们在实践中学习,将科技与艺术相结合,培养出更多跨学科复合型人才。”在王贤俊教授的亲自指挥下,美丽校园工程建设迅速推进。九棵槐学生农耕园引进农业科技智能设施,不仅实现了作物的高效生产,更为学生提供了实践教学的平台,让学生在实践中学习现代农业技术,将理论知识与实际操作紧密结合。大棚内,一排排作物在智能温控系统的呵护下,绿意盎然,生机勃勃,预示着收获的希望。
三、劳动教育的实践体验
从九棵槐学生农耕园的“划院而治”到凤凰岭梯田建设的未来设计,学校始终注重学生的劳动体验与实践收获。从领导老师带头干到技术人员教导干再到广大学生学着干,全链条劳动教育使得不少学生成了“劳动能手”。王贤俊教授更是亲自带领师生挥锄松土,汗珠顺着脸颊滑落,却掩不住他脸上的笑意。“孩子们,劳动是最美的风景,你们看,每一滴汗水都是滋养这片土地的甘霖。”他边劳动边对学生说,“记住,艺术来源于生活,又服务于生活,只有亲身体验劳动的艰辛,才能在创作中赋予作品灵魂。”
王贤俊教授在繁忙的日程中,仍坚持每天到美丽校园施工现场查看进度,从土壤改良到作物布局,从景观设计到生态循环系统的构建,每一步都力求完美。他强调,农耕园不仅是学生劳动实践的场所,更是美育与生态教育的重要基地,要让每一寸土地都能讲述艺术与自然的故事,让学生在亲近自然中感悟生命的意义。
四、党纪在心更见于行
王贤俊教授还不忘强化学校的思想政治建设与党纪学习教育。他组织师生开展党纪学习,特别强调要将党的纪律和规矩意识融入日常工作中,为美丽校园工程建设提供坚强的政治保障。在王贤俊教授的倡导下,学校切实解决师生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坚决遏制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的滋生蔓延,全校师生积极参与其中,风清气正的校园氛围日益浓厚。
五、跨学科融合的思考
在新文科建设创新发展的大背景下,学科建设呈现出明显的交叉融合趋势。王贤俊教授审时度势,提出推动“艺术+农业+文化”的跨界融合,为发展现代化大农业,推进乡村振兴建设展现大艺担当,贡献大艺智慧,注入大艺力量。在艺术设计学院师生座谈会上,学生将自己的毕业设计作品赠予敬爱的王贤俊教授。王贤俊教授与师生们围坐一起,话题围绕着如何将农耕教育与艺术教育深度结合,如何为社会培养更符合乡村振兴发展需求的复合型人才进行。“我们要充分利用学校资源,尝试开设新的交叉课程。”王贤俊教授提议,“让学生们通过艺术创作展现农业的独特美感,同时,也让农耕成为美术、设计等专业的灵感来源。”
在这片希望的田野上,昂扬奋进的大艺人正踔厉奋发,不断勇攀高峰。大连艺术学院在教育创新的道路上迈出了坚实的一步。王贤俊教授的坚持与努力,不仅体现在校园面貌的日新月异,更深深烙印在每位大艺人的心中。在这里,每一朵花开,每一片叶落,都见证着属于大艺人的传奇与精彩。在这片天空下,每个人都能找到自己的舞台,每个人的故事都将成为大艺辉煌篇章中不可分割的一部分。这就是我们的大艺,一个让梦想照进现实的地方,一个用爱与智慧编织未来的家。
我要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站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全部评论 ( 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