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急救技能,为生命按下“重启键”
连日来,我校各二级学院相继开展应急救护技能培训,进一步提升师生的安全意识和应急救护能力,增强校园安全防护水平,构建“全员参与、全程守护”的校园安全防线。
智能控制学院:安全“救”在身边
3月13日,智能控制学院组织开展了辅导员及学生骨干应急救护培训活动。本次活动邀请了红十字会专业急救培训讲师进行授课,内容涵盖了心肺复苏(CPR)、AED(自动体外除颤器)、创伤急救、气道异物梗阻急救等急救知识与技能操作。
培训采取理论学习与实操演练相结合的方式,参训人员不仅掌握了急救的基本原理和操作方法,还通过分组实操练习,增强了在突发情况下冷静应对的能力。培训过程中,讲师结合实际案例,详细讲解了急救技能的适用场景和操作要领,并通过模拟演练帮助参训人员巩固所学内容。
培训结束后,所有参与人员均通过了严格的理论与实操考核,组成了一支具备急救能力的校园应急队伍,充分发挥了辅导员和学生骨干在校园安全中的重要作用。
智能控制学院党总支副书记汪洋表示,学院将继续加强安全教育工作,定期开展类似培训活动,确保每一位师生都能在紧急情况下自救互救,为校园安全筑起一道坚实屏障。
旅游与康养学院:以专业守护生命,用技能点亮希望
3月11日,旅游与康养学院开展“楼层长应急救护技能专项培训”。本次培训特邀学院休闲体育专业3名持有中国红十字会救护员证书的学生担任讲师,通过“理论精讲+情景实操+技能考核”三维模式,将急救知识转化为守护生命的实战能力。活动现场同步配备智能心肺复苏模拟人、AED训练机等高端教具,以科技赋能安全教育,让“黄金四分钟”救援理念深植人心。
“胸外按压的深度必须达到5厘米,就像按下生命的‘重启键’。”培训伊始,休闲体育专业学生讲师夏文德、王苗苗和冯青彪分别模拟现场情景,将操作动作分解,分批次为楼层长讲解基础生命支持(BLS)的核心逻辑。他们从判断意识、呼救报警到胸外按压的深度频率,从开放气道的标准动作、AED电极片的精准贴附到恢复生命体征后的人文关怀,每个步骤均拆解为可量化、可复制的科学流程。酒店管理与数字化运营专业的徐曦远感慨:“当模拟人‘恢复心跳’的提示音响起时,我真实感受到技能托起生命的重量。”
为确保“人人过关、技精于勤”,学院参照中国红十字会急救认证标准制定考核体系。楼层长需连续完成150次深度5cm-6cm、频率100-120次/分钟的高质量胸部按压、AED操作零失误任务。在场同学将复杂理论凝练为“一评、二识、三呼、四救”的朗朗口诀,助力急救知识高效转化。
旅游与康养学院将定期推动应急救护技能进公寓活动,落实“人人学急救,急救为人人”安全理念。
数字商务学院:急救知识培训筑牢校园安全防线
3月10日,数字商务学院组织学院楼层长、宿舍长开展了“急救知识”培训会。
活动以科普视频为起始点,以生动鲜活、引人入胜的方式,全方位地展示了心肺复苏的操作流程。从每一个细微的动作,到关键的要点把控,再到紧急情况下的精准应对策略,无一不清晰呈现。视频里,专业的急救人员如同技艺精湛的导师,他们的演示精准无误,解说详尽入微。同学们的目光紧紧跟随,全神贯注地倾听与观察,不时为生命的神奇和急救的重要性而发出由衷的惊叹与感慨。
此次培训活动旨在让同学们熟练掌握基本的急救技能,增强应对突发事件时的沉着与果敢。这不仅是对自身和他人生命的尊重与守护,更是校园安全教育体系中不可或缺的重要一环。
数字商务学院将持续开展此类富有意义的安全教育活动,提升同学们的安全意识和应对能力,携手共创一个平安、和谐、美好的校园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