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常熟理工学院:直面青少年情绪健康

发布时间:2024-09-23 15:53:05

近年来,青少年情绪健康问题逐渐进入大众视野,如何呵护好青少年的情绪健康,成为一道重要的社会民生课题。2023年,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和共青团中央国际联络部发布的《中国青年发展报告》显示,我国17岁以下的儿童青少年中,约3000万人受到各种情绪障碍和行为问题困扰,其中,抑郁、焦虑在学生心理问题发生率方面位居前列,给青少年身心发展及社会和谐稳定带来严重冲击。

抑郁在西方被称为“心灵感冒”,是一种近似伤风感冒一样是一种常见病,焦虑是个人对即将来临的、可能会造成的危险或威胁所产生的紧张、忧虑、烦恼等不愉快的复杂情绪状态。常见失眠、头痛等症状都可以找到抑郁、焦虑等方面的原因。造成青少年抑郁、焦虑的原因有很多。一方面,中小学群体长期处于“空心”状态,在成长过中只专注于学习,缺乏内在的坚守,失去生命的真谛;另一方面,伴随经济社会的深入变革,人口和家庭结构急剧变化,中小学生不得不面临各种问题和矛盾;此外,随着网络的兴起,现实人与人之间的交流减少,中小学生的情感得不到有效支持,极容易造成情绪的低落和焦虑。青少年情绪健康问题的防治是一项系统工程,我们既要系统性分析造成这一现象的原因,更要系统性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努力为青少年创造健康的成长环境。

强化青少年个体的主体作用。首先,确立自信是战胜焦虑和抑郁的首要基础,自信能保护青少年远离精神压力及精神沮丧,并能够积极应对生命中的艰难和曲折。其次,要消除知识盲区和认识误区,抑郁、焦虑状态每个人都有可能会经历,但并非都是疾病,真正有心理疾病的人是少数,经过治疗,70%~80%的抑郁患者可以恢复正常活,1/3的抑郁患者治好后可以终身不再复发。此外,保持充足的睡眠,充足的睡眠是维护健康和体力的基础,也是获得情绪生产力的保证,要建立床与睡眠的有效联系,避免睡前过度刺激。最后,学会坚守自己的梦想,允许自己不完美,加强对生命本身的价值认同,把注意力集中在自己可控的事情上,把每一天过好,正视事实不回避,不过分依赖他人,不指责抱怨,反思自己的生活方式与生活处境,拥有一种自己满意的生活方式。

重视发挥家庭教育的基础作用。良好的家庭环境与亲子关系是孩子健康成长的基石,要教育一个孩子,首先要教育一个家庭,解决一个孩子的问题必须先解决一个家庭的问题,只有家庭健康了,才能教育培养出身心健康的孩子。首先,创设有爱的家庭环境,用一种爱的方式去建立一个和原来不一样的家庭系统,让孩子觉得任何时候自己都是被爱、被需要的,从而建立起安全的亲子依恋关系。其次,与孩子保持情感上的同步,接纳并理解孩子所有情绪的存在,避免非必要的亲子分离,特别是创伤性分离以免影响孩子的大脑发育和情绪社交能力。此外,把握好亲子间的界限,多从孩子的视角考虑问题,不过度控制或侵犯孩子的隐私,形成积极的思维方式和行为模式,提升孩子的心理弹性。最后,子女就是子女,孩子不是您弥补人生遗憾的工具人,要和孩子建立平等尊重的亲子关系,不将自己过高的期望一直让孩子背着,要学会倾听孩子的苦恼,多替他分忧,多给与他支持,帮助他建立自我的责任感。

深化学校教育的主导作用。首先,学校应重视对整个教师群体的心理健康知识教育及普及,加强其对学生心理问题的重视,使其具备一些简单心理问题的初步处置能力,提升心理健康教育的专业性和实效性,增强学生的情绪感知和调节能力。其次,根据学生的学习水平、兴趣开设菜单式课程,组织编写、制作多种形式的、易于接受的情绪健康科普宣传材料,通过“线上线下”结合、传统媒体与新媒体融合的方式,开展多种形式的科普宣教活动,帮助学生学习认识自己的情绪、给情绪分类以及恰当地表达情绪。此外,积极开展多种心理咨询,开办家长学校,提升家庭教育指导能力,帮助家长提高育人能力和水平,提高家庭教育的质量和效果;最后,“五育并举”促进心理健康,将身心素质提升融入道德与法治、语文、体育、音乐、美术、劳动等学科课程中,将其作为自身身心健康发展与调节的资源‚帮助青少年实现心灵的成长与坚韧。

充分发挥社会环境的协同作用。首先,从关注病转向关注人转变,推动形成家庭、学校、社会、专业机构有效衔接的心理健康服务体系,成立包括教师、医生、心理学家及社会工作者在内的心理问题预防团队。其次,进一步普及心理健康知识,降低社会对精神疾病的歧视与偏见,以避免公众因对心理疾病的不理解、回避、逃避而延误最佳的治疗窗口期。第三,组织举办“健康大讲堂”、开展公共场所义诊等,组织成立心理援助热线平台,积极主动为青少年提供情绪援助服务。第四,构建良好的教育生态,凝聚更多社会力量、资本力量,支持社区建设家庭教育服务站点,积极引导、鼓励组织和个人参与青少年心理健康服务,提高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资源投入,提升资金效能,为青少年健康成长保驾护航。

情绪健康是青少年学业长成、立足社会、创造幸福生活不可缺少的重要因素,青少年的体质、智力发展固然重要,心智的健全更重要。青年强则国强,青少年精神健康事关国家发展和民族未来,家庭、学校、社会应共同努力,久久为功,积极为青少年健康快乐成长营造更加良好的心理氛围。(常熟理工学院心理健康教育中心 张秀杰)

责任编辑:王梓

我要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站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全部评论 ( 条)

    近年来,青少年情绪健康问题逐渐进入大众视野,如何呵护好青少年的情绪健康,成为一道重要的社会民生课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