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能吃苦 肯奋斗 青春在勇毅前行中熠熠生辉

发布时间:2022-12-12 21:58:27

优秀校严飞

获评四川省2022年

“最美基层高校毕业生”


11月18日,由中共四川省委宣传部、四川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联合主办的“绚丽的青春·四川省2022最美基层高校毕业生’发布仪式”在四川广播电视台举行。我校校友严飞毕业后主动选择到基层一线工作,把青春奉献给基层医疗、脱贫攻坚和中医药事业,获评中共四川省委宣传部、四川省人社厅、四川省教育厅、共青团四川省委推选的10名四川省2022年“最美基层高校毕业生”之一。

图片


严飞,成都中医药大学中医学专业2012届毕业生,现在宣汉县人民医院从事中医临床工作,任门诊部副主任。

严飞立足基层医疗卫生工作,兢兢业业奉献青春,主动请缨赴凉援彝,曾任凉山州盐源县白乌镇牦牛圈村综合帮扶工作队队员,投身脱贫攻坚帮扶工作达三年之久。

驻村期间,积极协调开展住房改造、民生设施建设、种养殖产业发展,宣传禁毒防艾、疫情防控、移风易俗等知识;争取所在单位为所驻村捐助太阳能路灯、打印机,帮助村民以购代捐苹果上万斤,牦牛圈村最终在他的努力下脱贫摘帽,受到当地干部群众的一致好评。获盐源县综合帮扶优秀队员,连续三年被盐源县委组织部年度考核测评为“优秀”等次。



图片


有一种付出是“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犹未悔”数年如一日的忘我坚持;

有一种奉献,是“采的百花成蜜后,为谁辛苦为谁甜”孜孜不倦的不懈奋斗;

有一种情怀,是“锦绣河山收拾好,万民尽做主人翁”不忘初心的使命担当。

扎根基层、奋斗奉献、坚定信念,严飞同志用实际行动践行了当初对自己的承诺:“到基层去,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去!”



从革命老区来,回革命老区去


有一种付出,是“亦余心之所善兮,

“我从来没有后悔自己当初的选择,也没有违背自己的初心”,多年后回想起自己当初的选择时他自豪的说道。

人生难得几回搏,此时不搏待何时?2012年6月,和大多数大学应届毕业生一样,他面临着人生的首次重大抉择。一方面,大学期间学习成绩优异,多次获得各类奖学金,被评为“优秀大学生”称号,考研读博似乎成为了最合适的道路;另一方面,大学期间创办的“达州巴蜀五星假日培训学校”蓬勃发展,欣欣向荣,成绩喜人,也因此被共青团中央、全国学联评选为“中国大学生自强之星提名奖”。

面对人生的抉择,和大多数同学不同,他选择了一条看似不寻常的道路:响应国家号召,到基层去,到祖国需要的地方去。他毅然决然的回到了生养他的革命老区、红色热土宣汉县,从事着看似最不起眼的中医工作。

在当时的基层医院,特别是综合医院,年轻中医基本上是“弱势群体”,老百姓看中医一般会有年龄的偏见,年龄大的医生往往“门庭若市”,年轻医生往往“门可罗雀”。严飞同志始终保持中医人的初心,利用自己规范、专业的知识,主动为患者服务,采取住院会诊、社区义诊、健康宣教、送医上门等方式拓展中医药服务,赢得了患者的信赖。



心系党的教诲,扎根医疗一线为民服务


志士长医国,良医亦念民。作为宣汉县人民医院便民门诊的首位医生,他始终坚持以患者为中心,努力为患者提供最优质的服务。在从事便民门诊工作的6年时间里,做到了零投诉,零纠纷,受到患者和社会各界的一致好评。

“你好哈(胆子大)哦,把钱借给我一个认不到的人”一位双脚沾满泥土,双手满是老茧的老奶奶拉着严飞的双手,情绪激动的说着:“我今天专门来还你的钱,你真的不怕我不来吗?”“不会的,我相信您老人家!看您那天着急得要哭,我没有想那么多,只想着您能够拿到药,不要延误病情。”原来是老奶奶之前看病时身上钱不够,严飞同志怕耽误病情,主动为老人家垫付了药费,老人家专程过来还钱。诸如此类的情景经常发生在宣汉县人民医院严飞所在的便民门诊里。

2021年6月,严飞同志圆满完成凉山综合帮扶任务,第一时间返回单位投入工作,先后从事疫情防控、疫苗接种点接种评估和宣汉县人民医院中医药工作,共计评估疫苗接种5万余人次,指导2个乡镇中心卫生院接种工作;医院中医药使用量提高了2倍,服务人次增加了1倍,推动了医院中医药工作高质量发展,他主持的《加减大黄牡丹汤对脓毒症并胃肠功能障碍的临床应用研究》被达州市科技局纳入2021年度达州市科技计划项目;他作为中医组负责人参与的《基层医院危重患者慢性伤口自制VSD加低浓度氧疗联合当归黄芪内服的临床研究》被四川省医学会纳入专项科研立项。他也因工作兢兢业业、业务不断进步,多次被宣汉县人民医院党委评为“优秀共产党员”,也被中共宣汉县委评为“共产党员示范岗”。



不负党的期望,奔赴凉山一线为民致富


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棵草去。2018年6月,凉山彝族自治州脱贫攻坚工作时间紧任务重,省委决定选派综合帮扶凉山州工作队员。“严飞同志,你是否愿意去凉山州帮扶三年?”当院领导询问时,他担心刚怀孕的妻子,便稍微有些犹豫,但转瞬就被“我是共产党员,关键时候我不冲在一线,谁又愿意去”的念头战胜。作为一名医务工作者,平常就没有时间陪家人,他深感自责;可作为一名党员干部,他理应冲锋在困难第一线。自古忠孝难两全,他毅然决然地同五千余名战友一道,奔赴凉山开展帮扶工作。

远离家乡,远离亲友,辗转两天来到凉山彝族自治州盐源县白乌镇牦牛圈村委会,虽然同样来自大山深处,可仍被眼前的景象所震惊:一条泥土路、一个土操场、三间平房,没有厕所,没有厨房,没有围墙,没有自来水,随处可见家禽家畜……看着村民们满是期待的眼神,看着孩子们黝黑的脸上开心的笑容,想起出发时领导的嘱托……他暗暗地告诫自己,努力克服困难,迅速进入状态,一定不能给脱贫攻坚事业拖后腿、掉链子。

要带头,坚决不能等、靠、要。没有厨房,自己想办法盖;没有厕所,找政策帮修;没有围墙,和村民们一起自己建……在上级党政机关、村委会和村民的帮助下,终于完成了村部改造,使之成为了以后三年他工作的岗位和温馨的“家”。要致富,先修路;还有五户异地搬迁户没有通电;某某家庭收入可能不达标;部分学龄儿童有辍学外出打工的风险;艾滋病工作形势严峻;禁毒工作压力巨大;护林防火责任重于泰山……一件件一桩桩普通而又日常的工作,在这里都显得急需解决而又困难重重。34户贫困户全体异地搬迁,分散在9个乡镇,每次走访跑一趟下来要马不停蹄开车两天;一次护林防火巡山需要在海拔3700米以上没有手机信号的原始森林里步行10个小时以上。面对工作的巨大压力,有的同志开始打起了退堂鼓,有的提出身体不适要轮换,有的开始消极怠工。“如果凉山的工作那么好干,党和政府就不会派我们过来了”,他鼓励大家道,“凉山州千年落后的面貌能够在我们这代人手中焕然一新,这是历史给予我们的使命和机遇,我们应该感到庆幸,坚决不能给综合帮扶队丢脸哦!”。在村两委和驻村工作队的共同努力下,硬化了通村道路,带领村民发展红花椒、糖心苹果和万寿菊产业,建立了村集体经济和村种养殖合作社,联系农产品公司直接签订种养殖购销合同,发动原单位职工以购代捐形式帮助农民增收。同时,利用业余时间发挥专业知识,为村民提供医疗服务。广大基层就是中医药的广阔天地,他充分发挥了“一根针、一把草”的中医药优势,并联合成都中医药大学、西南医科大学附属医院、达州市中心医院的援彝战友开展义诊活动,为村民解决疾苦,去除沉疴。在白乌镇中心卫生院开展传帮带活动,帮助村医规范处方书写和诊疗原则,努力实现“留下一支带不走的队伍”的目标。

在凉山帮扶期间,免不了在工作之余时常想念家乡、思念家人。让他记忆深刻的是,怀孕6个多月的妻子半夜打来求助电话时,身在千里之外无能为力时的那份无助和自责;当女儿生病到重庆儿童医院住院治疗时,却因工作无法陪伴,身为父亲的那份无奈和亏欠……回到工作岗位,开展疫情防控、易地搬迁、收入调查、农民夜校、党建工作、禁毒防艾、移风易俗、控辍保学、森林草原防灭火等工作,哪里需要克难攻坚,哪里就有他们驻村队员的影子。皮肤被高原的太阳晒得火辣辣的疼、黝黑黝黑,就戏说是“健康色”;没时间吃饭,那就只吃两顿;没有自来水,就开车去镇上用桶装;没时间休假回家,就把对家人和年幼女儿的思念深藏在心里面。三年里他积极争取所在单位为所驻村捐助太阳能路灯、打印机等,为村民提供苹果等农产品销路,帮助以购代捐上万斤。援彝路上忠诚履职,不辱使命。

索玛花开幸福来,援彝经历终难忘。“5+2”、白加黑,没日没夜地工作,都只为不负党的重托,让彝区同胞早日脱贫过上好日子。全村34户贫困户高质量脱贫,全村稳定增收,集体经济增收初见成效,这一系列可喜的成绩,让他们内心无比的骄傲和自豪。正如牦牛圈村委会感谢信中写到:“脱贫有多难,严飞同志就有多拼,三年历练,他从扶贫新兵磨砺成了脱贫战士,从帮扶干部变成了‘本地人’;

作为白乌镇12名帮扶队员中最优秀的一位,他在脱贫攻坚事业中连续三年被中共盐源县委组织部考评为优秀,被盐源县卫生健康局评为脱贫攻坚优秀队员。严飞同志把最美的年华奉献给了脱贫事业,是我们最亲密的朋友,最可靠的同志,更是我们永远的骄傲!”


- END -


责任编辑:李林栋

我要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站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全部评论 ( 条)

    优秀校友严飞获评四川省2022年“最美基层高校毕业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