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与产业齐飞,乡村振兴恰逢时 ——成工学子赴昭觉县开展实践活动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加快建设农业强国,扎实推动乡村产业、人才、文化、生态、组织振兴。”文化产业是实现文化振兴与产业振兴融合发展的重要路径,是“乡土中国”向“城乡中国”转变过程中实现“以城带乡、城乡互促”的重要探索,也是通过盘活乡村资源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重要举措。为响应党的号召,2023年7月20日,成都工业学院“古遗新生——古村落数字化保护先行者”团队一行九人深入凉山腹地开展产业及文化振兴调研,为乡村振兴贡献青春力量。
乡村振兴访谈篇
团队成员与昭觉县三河村党支部书记洛古有格进行了深度交流,团队成员在参观三河村旧址后,内心感触极大。针对旧址的保护,团队队长邱科杰给出了一套方案:我们可以结合数字化技术,对旧址进行云端保护。听完队长的想法,洛古有格书记表示:“你们的想法是极好的!旧址必须要保护!”。此外,洛古有格书记针对团队成员提出的返乡创业问题做出了回答,耐心地向团队成员分享了他的创业经历,表示青年要做乡村振兴的主力军。在访谈时,团队成员沙马沙铁向洛古有格书记说到:“书记,我大学毕业以后也想回到家乡,扎根基层,做一个跟您一样为人民着想的基层干部。”洛古有格书记对沙马沙铁的远大抱负做出了极高的赞扬,同时书记也希望更多的青年能够回到家乡,扎根基层,为乡村振兴赋能。
在三河村调研期间,团队还访谈到了昭觉县委党校的邹宁婧老师,在与她的交流中,团队提出的旧址保护问题也引起了她的关注,邹老师表示:“旧址具有极其重要的教育价值,必须予以保护,你们提出的保护方案非常有意义。”这样的支持和认可使得团队成员更加坚定了自己努力的方向。同时老师还表示,青年“三下乡”,奉献新时代,既要读万卷书也要行万里路,他们向青年学子们发出邀请:“基层大有可为,乡村最需要人才,希望有更多的青年学子参与基层的建设,助力乡村振兴”。
在团队访谈洛古有格书记之际,成员们意外地遇到了来自成都信息工程大学的三下乡队伍。两支队伍相互分享对三下乡和乡村振兴的理解与经验。大家纷纷表示希望通过自己的专业知识和技能为乡村振兴做出贡献。这样的交流使得团队成员更加坚定了扎根基层,为乡村振兴奉献青春的决心。
教育关怀开课篇
在三河村党群服务中心,团队成员为山区孩子们带来了一场独特而精彩的讲课。他们通过图片展示和互动方式,生动有趣地向孩子们介绍了古建筑和天文学知识。课后,吉好有古小朋友兴奋地说道:“今天的课真让我觉得新奇,我太喜欢了!希望还有更多的哥哥姐姐能来我们三河村,我以后还要来上课!”这样的反馈让团队成员深感欣慰,激发了大家为乡村教育竭力贡献的动力。乘着教育的翅膀,孩子们的未来,定会如团队成员期待的那样——充满阳光、无限可能。课程结束后,团队成员与西南石油大学法学院凉山彝族自治州三河村社会工作服务队进行深入的学习交流。两个团队就目前三河村儿童的教育情况发表了各自看法,对三河村有了更深的认识。
产业振兴调研篇
团队部分成员深入西昌市昭觉县汇珍农业有限公司进行调研学习。在昭觉县汇珍农业有限公司主任苏惠的耐心讲解下,团队成员对羊肚菌种植的产销流程进行了系统的学习,涉及菌种培育、基地管理、销售模式等方面。在团队成员访谈过程中,苏惠主任表示:“我觉得大学生在毕业以后返回到家乡创业是一件值得肯定的事情,大学生的三下乡实践活动也是很有意义的。”团队成员们也表示:“作为当代大学生,我们应该运用自己所学的专业知识来解决乡村产业振兴的难题,为乡村产业振兴贡献力量。”通过实地调研,团队成员对乡村产业振兴的问题有了更深刻的了解,明确了毕业后返乡创业的信念,并希望通过贡献自己的青年力量,为乡村振兴注入新的活力,助推乡村发展。
产业发展是乡村振兴的基础,文化发展是乡村振兴的保障。产业是乡村振兴的根,文化是乡村振兴的魂,只有根稳了,魂足了,才能不断激发乡村发展活力,构建乡村振兴可持续发展机制。我们要以产业发展为基础,以文化发展为保障,让乡村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同步发展,着力推进乡村振兴。此次三下乡实践活动,成工学子以行动诠释着青春的真谛,他们深入基层、融入乡村,将爱国情、强国志和报国行融入新时代的追梦征程之中。他们汇聚着青春的活力与力量,为乡村全面振兴谱写了新篇章。
我要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站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全部评论 ( 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