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春工业大学人文信息学院两强“一站式”学生社区|第三公寓开展树“两强”特色,筑“书香”社区活动第240期

发布时间:2025-04-25 22:26:48

为全面深化落实“两强”学生社区驿站工作的开展,机械与汽车工程学院第三学生公寓“两强”学生社区驿站服务团队于4月15日开展了树“两强”特色,筑“书香”社区系列读书活动第240期,本次活动由李龙老师精心组织开展,本次活动分为两个部分。

活动第一项,由驿站服务团队在机械与汽车工程学院2024级各班级自习室组织开展“分享感动中国人物”活动,活动得到同学们的积极响应。本次活动的分享人分别为:机械与汽车工程学院241031班陈东旭,241021班王鑫雨,241012班樊一辰,241011班郑志炜,241061班赵棋语,241052班卢财富,241014班曹帅波,241051班辛如义,241041班廖凯凯,241013班赵浩奇等同学,本期学习的感动中国人物为穆言灵。

穆言灵:架起中美民间友好的文化桥梁

穆言灵是一位来自美国的鼓岭文化研究专家,她与中国的缘分跨越三代,深厚而动人。

穆言灵的公公穆蔼仁,是首位名字被镌刻在福州抗日志士纪念墙上的外国人。1940年,他受华人校长陈芝美的感召,来到中国任教,后成为飞虎队一员,投身中国抗日战争。抗战胜利后,他又回到福州,在福建协和大学任教,其儿子穆彼得也在福州出生,年幼的穆彼得还在襁褓中,就被挑上鼓岭避暑。

为了抢救性挖掘鼓岭中西方交流史,穆言灵创立“鼓岭之友”网站,集聚众多鼓岭外侨后裔。她还多次前往美国的图书馆查阅资料,收集当年的幻灯片、照片、书籍等数百件实物资料。在研究过程中,她结识了精通中文、英文和福州话的林轶南,二人携手合作,不断丰富鼓岭故事。在他们的努力下,一栋栋外国人在鼓岭居住过的房子被找到,一个个家族故事逐渐丰满,鼓岭的内涵不断丰富。

穆言灵不仅致力于文化研究,还为鼓岭建设积极献言献策,帮助完成景区标识标牌英文校对等多项工作,把富家别墅改造成“鼓岭山居生活博物馆”,为鼓岭增添了中西交融的文化魅力。她用自己的行动,为中美民间友好交流和鼓岭的历史文化保护传承,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以下为各班级分享瞬间:

图片1.jpg

穆言灵以坚持不懈的精神,在历史文化保护传承上书写了壮丽篇章,如今,新时代的接力棒交到了大学生手中,他们又将如何传承这份精神,开启属于自己的征程?

活动第二项,在读完穆言灵的故事后,驿站服务团队在教三413组织机械与汽车工程学院各班学生代表交换了各自的看法和感受。

241041班团支书王怡博作为代表发言:“听完穆言灵的故事,我的内心满是震撼与感动。她虽来自美国,却因家族羁绊与中国紧密相连。为挖掘鼓岭历史文化,她倾尽全力,建立网站、四处搜集资料,这份跨越国界的热爱与坚守,诠释着民间友好交流的力量,让鼓岭故事在岁月里熠熠生辉 。”

图片2.jpg

阅读能打破时空局限,带我们领略古今中外的万千世界。它是与智者对话的窗口,借由文字汲取知识、启迪思想。在阅读里,我们获得情感共鸣,体验多样人生,不断拓宽认知边界,让精神世界愈发充盈,成为更好的自己。

责任编辑:罗佳
第三公寓开展树“两强”特色,筑“书香”社区活动第240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