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春工业大学人文信息学院两强“一站式”学生社区|第六公寓社会实践团队组织开展清明节线上祭英烈活动
春和景明时节,第六公寓“两强”学生社区社会实践团队以当代青年的创新思维,将传统的清明祭扫与数字技术完美融合,搭建起一座跨越时空的精神之桥。4月4日,“云端寄哀思,薪火永赓续”线上英烈祭奠活动,在无数指尖的触碰中绽放出新时代的文明之花。这场特殊的追思仪式,让238名参与者通过数字化平台,在虚拟与现实交织的空间里,完成了一次触及灵魂的精神朝圣。
在中国人民摆脱屈辱历史、反对殖民统治的斗争中,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争取民族解放的光辉历程中,中华儿女不屈不挠,英勇奋斗,写下了一篇篇惊天地、泣鬼神的英雄乐章。在艰苦卓绝的抗日战争中,全体中华儿女为国家生存而战、为民族复兴而战、为人类正义而战,社会动员之广泛,民族觉醒之深刻,战斗意志之顽强,必胜信念之坚定,都达到了空前的高度。杨靖宇、赵尚志、左权、彭雪枫、佟麟阁、赵登禹、张自忠、戴安澜等殉国将领,八路军“狼牙山五壮士”、新四军“刘老庄连”、东北抗联八位女战士、国民党军“八百壮士”等众多英雄群体,就是千千万万抗日将士的杰出代表。中国人民以铮铮铁骨战强敌、以血肉之躯筑长城、以前仆后继赴国难,谱写了惊天地、泣鬼神的雄壮史诗。
白山黑水,碧血丹心。在吉林这片土地上,中国共产党创建和领导的东北抗日联军,孤悬敌后,坚决抗战,与武装到牙齿的日本侵略者进行了长达14年的英勇斗争,打击和牵制了几十万日本关东军,有力地支援了全国抗战。东北抗日联军创造出名垂青史的光辉业绩,谱写了一曲可歌可泣、惊天动地的英雄篇章。在这5000多个殊死搏斗的日日夜夜,东北抗日联军孤悬敌后,在极其残酷的斗争环境中、在敌我力量对比悬殊的情况下,与优势装备之敌浴血奋战、周旋苦斗,虽一度遭受挫折,但始终未被日伪军消灭。东北抗日联军作战环境之恶劣、条件之艰苦、战斗之惨烈,无法用一个“艰苦卓绝”来说尽。在雪地里宿营、行军,官兵的脚趾竟被冻掉,有的一觉醒来就成为“冰人”;没有粮食,树皮、草根、牛皮竟成为官兵的“美味佳肴”……这些历史,无须刻意加工或粉饰,把它活生生摆在那里,就足以令世人深深震撼。
在活动中,同学们观看了关于杨靖宇、赵一曼等抗联英烈事迹的影片,影片中那些英烈们坚毅的目光和英勇的事迹,仿佛穿越时空的对话,让每一位参与者都感受到了与先烈们心灵的交流。纪录片生动地展现了英烈们不屈不挠、无私奉献的精神风貌,深深打动了在场的每一个人。随后,学生们在平台上献上了虚拟的鲜花、点亮了象征光明与希望的蜡烛,以这种创新而庄重的方式,向英烈们致以最深的敬意和缅怀。在互动留言区,学生们用饱含深情的文字,表达了对英烈的无限敬仰和怀念,有的抒发了对英烈牺牲精神的感激之情,有的则立下了继承英烈遗志、为国家繁荣富强贡献青春力量的庄严誓言。
为赢得民族独立、人民解放而矢志不渝、艰苦奋斗的人民英雄永垂不朽!
我要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站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全部评论 ( 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