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春工业大学人文信息学院两强“一站式”学生社区|第三公寓开展树“两强”特色,筑“书香”社区活动第 223期
为全面深化落实“两强”学生社区驿站工作的开展,第三学生公寓“两强”学生社区驿站服务团队于3月20日开展了树“两强”特色,筑“书香”社区系列读书活动第223期,本次活动由李龙老师精心组织开展,本次活动分为两个部分。
一、2024级学生学习红色经典人物
活动第一项,驿站服务团队在机械与汽车工程学院2024级各班级自习室开展了“分享红色经典人物”活动,活动得到同学们的积极响应。本次活动的分享人分别为:
11班麻超,12班石家豪,13班梁晨,14班娄鲁欣成,21班雷济承,31班孙佳欣,41班王梓彭,51班刘子铭,52班朱衍森,61班毕睿恒。本期学习的红色经典人物为方志敏。以下为个人简介和分享瞬间:
今日分享的红色人物——方志敏
方志敏(1899—1935),原名远镇,乳名正鹄,号慧生,江西弋阳人,无产阶级革命家、军事家、杰出的农民运动领袖,土地革命战争时期赣东北和闽浙赣革命根据地创建人。
1928年,方志敏领导弋阳、横峰农民武装起义,创建赣东北革命根据地(后发展为闽浙赣根据地)。他提出“出其不意、攻其不备、声东击西、避实就虚”的游击战术,多次粉碎国民党军队的“围剿”,根据地被称为“苏维埃模范省”。
1934年,红军长征后,方志敏率红十军团(北上抗日先遣队)挺进皖南,牵制国民党兵力。在皖南遭重兵围困,浴血奋战两个月,最终弹尽粮绝。
1935年1月,方志敏在江西怀玉山被俘。国民党以高官厚禄诱降,他严词拒绝:“我们为革命而生,更愿为革命而死!”狱中写下《可爱的中国》《清贫》等不朽著作,描绘对新中国光明未来的信念。同年8月6日,在南昌英勇就义,年仅36岁。
2009年,方志敏被评为“100位为新中国成立作出突出贡献的英雄模范人物”。他的事迹体现了中国共产党人坚定的信仰、无私的奉献和对祖国的赤子之心。
二、驿站服务团队分享红色经典故事
活动第二项,驿站服务团队在第三学生公寓“两强”学生社区驿站开展了“分享红色经典故事”活动。本次活动的分享人为241014李明泽,分享内容为«大柏地战斗»,由机械与汽车工程学院24级各班学生代表共同参与。以下是活动瞬间:
今日分享的红色经典故事——«颜安民:地下党员的无声牺牲»
颜安民生于20世纪初,具体出生年份不详,早年加入中国共产党,成为一名地下党员。在白色恐怖时期,他奉命潜伏于敌占区,负责情报传递、组织联络等工作。地下党员的工作极其危险,稍有不慎便会暴露身份,面临被捕、酷刑甚至死亡的威胁。
颜安民在敌占区活动期间,凭借机智和勇敢,多次成功完成组织交办的任务。然而,由于叛徒出卖或敌人严密侦查,颜安民最终不幸被捕。被捕后,敌人对他进行了严酷的审讯,试图从他口中获取地下党组织的信息。面对敌人的酷刑,颜安民展现了共产党人的钢铁意志。敌人用尽各种手段折磨他,包括鞭打、烙铁、水刑等,但他始终咬紧牙关,严守党的秘密。据记载,颜安民在受刑期间多次昏死过去,但每次醒来后依然坚定地拒绝透露任何信息。
敌人曾威胁他:“只要你开口,就能活命。”颜安民却毅然回答:“敌人把我剁成肉浆,我也不会开口!”这句铿锵有力的话语,成为他忠诚与信仰的象征。在敌人无法从他口中获取任何有价值的信息后,颜安民被判处死刑。临刑前,敌人试图以死亡威胁迫使他屈服,但他依然毫无惧色。最终,颜安民被敌人用刺刀活活捅死,壮烈牺牲。颜安民的事迹虽然不如一些著名烈士广为人知,但他的牺牲精神深深感染了当时的革命同志。他的故事体现了地下党员在极端危险的环境中,如何以生命捍卫党革命事业。他的忠诚、坚韧和无畏,成为后人学习的榜样。
我要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站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全部评论 ( 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