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春工业大学人文信息学院两强“一站式”学生社区|第三公寓开展树“两强”特色筑“书香”社区活动第 222期

发布时间:2025-04-04 13:38:46

为全面深化落实“两强”学生社区驿站工作的开展,第三学生公寓“两强”学生社区驿站服务团队于3月19日开展了树“两强”特色,筑“书香”社区系列读书活动第222期,本次活动由李龙老师精心组织开展,本次活动分为两个部分。

一、2024级学生学习红色经典人物

活动第一项,驿站服务团队在机械与汽车工程学院2024级各班级自习室开展了“分享红色经典人物”活动,活动得到同学们的积极响应。本次活动的分享人分别为:

11班逯堂睿,12班马钰,13班李晋豫,14班娄智翔,21班柯辉,31班苏政荣,41班王梓彭,51班郭致君,52班张柏生,61班朱恒煊。本期学习的红色经典人物为赵醒侬。以下为个人简介和分享瞬间:

图片1.jpg

今日分享的红色人物——赵醒侬

赵醒侬(1899-1926),原名性和,江西南丰县人,是早期江西地方党、团组织的主要创始人,与方志敏、袁玉冰合称为大革命时期的“江西三杰”。

1899年出生于南丰县城一个贫苦的裁缝家庭,13岁考入南丰高等小学,后因家贫失学,流落至长沙、上海等地当学徒。

1921年在上海加入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不久转为中共党员。1922年受党派遣回江西,与方志敏、袁玉冰等人积极宣传马列主义。1923年1月组建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南昌地方团,任执行委员会委员长。1924年2月建立中共江西支部,任支部干事会书记。

1924年1月出席国民党一大,受国民党中央委派为改组和筹建国民党江西省党部的筹备员,同时受中共中央委派开展革命统一战线工作,后任国民党江西省党部常务委员兼组织部长。

“五卅”惨案发生后,积极领导江西人民开展反帝爱国运动,成立“反对帝国主义惨杀上海同胞江西后援会”,组织领导群众示威游行、罢工、罢课、罢市等活动,声援上海人民斗争。1926年3月创办黎明中学,为革命培养了众多干部。

1926年8月10日,正当北伐军逼近南昌时,赵醒侬被军阀邓如琢以“宣传赤化、图谋不轨”的罪名逮捕,9月16日在南昌德胜门外芝麻田英勇就义,年仅27岁。

赵醒侬牺牲后,中共中央机关报《向导》周报载文《悼赵醒侬同志》,称他为“江西党的组织者”“江西民族革命运动的先锋”,方志敏写诗《祭醒侬》,赞誉他是“在江西为打倒帝国主义,打倒军阀,争取中华民族独立解放的革命运动的第一个牺牲者”。

二、驿站服务团队分享红色经典故事

活动第二项,驿站服务团队在第三学生公寓“两强”学生社区驿站开展了“分享红色经典故事”活动。本次活动的分享人为241061李昌浩,分享内容为«大柏地战斗»,由机械与汽车工程学院24级各班学生代表共同参与。以下是活动瞬间:

图片2.jpg

今日分享的红色经典故事——«大柏地战斗»

大柏地战斗是中国工农红军第四军主力下井冈山以来的首次大捷,被陈毅称为“红军成立以来最有荣誉之战争”。

1929年1月,湘赣两省国民党军调集6个旅3万余人的兵力向井冈山发动第三次“会剿”。为打破“会剿”并解决衣食给养问题,毛泽东、朱德、陈毅率红四军主力第28团、第31团及军部特务营、独立营3600余人从井冈山向赣南进军。红四军下山后连遭敌军袭击,部队损失较大,且一直被国民党军刘士毅旅第29团和第30团紧追不舍。

1929年2月10日,红四军到达瑞金城北大柏地。毛泽东在王家祠主持召开前委紧急扩大会议,决定利用大柏地两边群山对峙的地形设伏灭敌。当日下午2时左右,追敌刘士毅旅先头部队与红四军交火,红28团2营故意诱敌进入伏击区,但敌人识破计谋后退。朱德分析敌人第二天会全线追来,毛泽东下令继续设伏。11日上午9时左右,敌人全部钻进伏击圈,红四军开始反击。战斗中,红四军子弹少,出现僵持局面。后来,朱德指挥总预备队向山下猛冲,毛泽东也拿起枪带着警卫排冲锋。经过激战,红四军全歼国民党军800余人,缴枪800余支,另缴获大量物资。

大柏地战斗沉重打击了敌人,成功扭转了红四军被敌人一路尾追的局面,提振了红军士气,扩大了红军的政治影响,为此后在赣南、闽西广大地区创立革命根据地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责任编辑:罗佳
第三学生公寓“两强”学生社区驿站服务团队于3月19日开展了树“两强”特色,筑“书香”社区系列读书活动第22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