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致知力行,踵事增华】探访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西张村绣球灯”

发布时间:2024-02-26 10:27:45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中寄语青年:“广大青年要坚定不移听党话、跟党走,怀抱梦想又脚踏实地,敢想敢为又善作善成,立志做有理想、敢担当、能吃苦、肯奋斗的新时代好青年,让青春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火热实践中绽放绚丽之花。”

为了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引导北理工青年在实践中坚定信念、承担青年使命,明德书院团委鼓励明德学子利用寒假时间走入社会、深入基层,牢记使命、知行合一。将火热的青春融入社会,积极投身强国伟业,以正身立己为根本,以兼善达人为方向。

下面,请大家一起欣赏明德学子的社会实践风采吧!

前言

非遗是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乡村振兴的重要资源。通过传承和发扬非遗,可以促进乡村文化旅游、手工艺品制作、农副产品加工等产业的发展,提高乡村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同时,也可以保护和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增强乡村的文化自信和软实力,促进乡村的可持续发展。加强非遗宣传和推广工作,通过各种媒体和宣传手段,宣传和推广非遗文化,提高公众对非遗的认识和了解,增强文化自信和民族自豪感。让我们跟随北理工明德书院的王雅琪同学带领的寒假实践团一起走进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西张村绣球灯”。

绣球灯起源


“绣球灯”又名“罐子灯”,起源于西张村,兴盛于西张村。西张村是济南市槐荫区最西端的沿黄村,是以回族为主的少数民族村。西张村百姓在黄河边劳作、收获,视黄河为“母亲河”,是黄河的雄浑壮阔、满腔热情孕育了西张村儿女,成就了“绣球灯”的兴起与昌盛。

西张家庄“绣球灯”,源于明嘉靖末年,兴盛于康乾盛世,至清顺治末年基本定型,历经数代传承,至今已有数百年历史。 “绣球灯舞”则是从古代演变而来。由原来笨重的罐子灯改制成轻巧便携的绣球灯。“绣球”象征“吉祥、富贵、圆满”,“灯”象征着“光明”,在春节、元宵节等节庆时,人们就会舞动绣球,祈祷来年风调雨顺和祈福家人平安,也展现了黄河儿女勇于开拓、不惧艰险、勇往直前的精神。

表演者身穿对襟白褂,内层球内放置一蜡烛,随着鼓点身体左右摇摆,或原地挪步、或绕场阔步、或碎步跳跃、或快步转退,口中伴有“噢!呦!”等声,动作无论怎样变化,灯内的蜡烛始终不灭,将武术与灯舞完美的结合在了一起。场院、黄河滩上是练习的主要场所,在母亲河的怀抱中,手中挥舞着五彩缤纷的“绣球灯”,迈着亢进有力的步伐,伴着扬起的黄沙,似猛虎,似飞凤,黄河儿女勇于开拓、不惧艰险、勇往直前的精神得到了体现。


悠悠黄河水,百年绣球灯


西张村史馆对绣球灯进行了详细展示介绍。村史馆里看变迁,老物件里忆乡愁。西张村特殊的自然环境导致人们对黄河产生了敬畏感、神秘感。黄河文化也塑造了西张人民豪放爽朗、热情好客、乐观向上的性格,进而衍生出风格鲜明浓烈的民俗活动——集武术、舞蹈为一体的绣球灯舞。村民通过“绣球灯”的艺术形式,寄托着人们对风调雨顺的自然环境的渴望和对黄河母亲河的崇拜,充分展现出黄河儿女勇于开拓、不惧艰险、勇往直前的精神。

 2015年西张村“绣球灯”列入济南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2020年列入山东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地方政府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在花样套路、训练频率、演出频率、演出地域、传承人培养等方面具有明显的时代提升。花样套路的翻新呈现持续性,逐步增加套路难度,提高观赏性;演出频率大幅提高,不再仅仅局限于春节、元宵节等传统节庆时点,而是扩展到参加全国、省、市级各类比赛展示、对外交流等各方面;演出地域持续扩大,已走出槐荫乃至济南,成为对外文化输出的重要标识。


创新性建议


现在,民间舞蹈“绣球灯”面临着传承人老龄化和后继乏人的双重问题。由于受到现代社会的冲击,人们的观念也在发生着变化,年轻人多外出打工,没有更多的时间和精力从事排练演出,“绣球灯”的表演技艺亟待挖掘、整理,恢复原貌的工作已经迫在眉睫,当代人有责任对其加以传承和保护。建议对“绣球灯”的传承人培养做到体系化,打破村域、成年传承的传统限制,通过传承人校园传承、村居传承等传承方式,使得当前传承体系结构更加合理、打造传承有序的人才梯队。


责任编辑:马凯

我要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站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全部评论 ( 条)

    明德书院团委鼓励明德学子利用寒假时间走入社会、深入基层,牢记使命、知行合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