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小切口书写大民生,办实事彰显大情怀——写在“改办促”开展一周

发布时间:2023-03-16 17:27:23

本网讯 2022年3月中旬,校党委贯彻落实省委“一改两为”部署要求,牢固树立以师生为中心的发展理念,决定开展“改作风、办实事、促发展”专项行动,制定工作方案,列出32项工作任务,以“我为师生办实事”为抓手,集中解决师生“急难愁盼”。

一年来,为师生办理实事645件,既有一批师生有感有获的小事,也有一些事关长远的大事,还有一些制约学校发展的难事,形成了“情况在一线了解、工作在一线推动、问题在一线解决、效果在一线检验”的“一线工作”思政模式和“学生的事让学生参与办监督办说了算”的校园治理机制。

目前,学生主人翁意识显著增强,思想主流积极健康向上,“信网不信校”现象有效扭转,校园安全稳定形势持续向好。书记校长信箱来信办理满意度达92%,师生对学校各项工作认可度达96%。省委书记郑栅洁、省委副书记程丽华、副省长任清华先后对学校报送的“改办促”工作材料进行批示肯定。

创新了一个模式。秉持“一切为了学生,为了学生一切”的育人理念,大力推行“一线工作法”。建立党员领导干部直接联系服务师生制度,8名校领导联系服务党内外专家16名,83名校院领导联系学生班级147个,校党委主要负责人带头“下沉一线”,用脚步丈量校园,走遍校园的角角落落,274名干部、党员常态化深入班级宿舍、走进实验室、课堂、食堂了解师生所思所想、所需所盼。通过“贤聊下午茶”“我与书记校长(院长)面对面”、书记校长信箱、座谈会、餐叙等形式,畅通诉求、献策渠道,共商发展大计、共话成长成才。校领导对师生的事,亲自关心过问、亲自推动解决,带头排班与学生同吃同住,经常以“四不两直”方式查看问题解决情况,“一线工作”思政模式落实落细。

完善了两项机制。坚持师生出题,学校与师生同题共答、同向发力、同频共振,办实事有力有效。建立办实事月调度机制。针对师生反映的问题,形成清单,明确责任单位、解决举措和办理时限,台账式推进整改落实。定期召开由校党委牵头、分管校领导负责、相关职能部门和“出题”师生代表参加的办实事月推进会、座谈会等,通报师生反映问题的办理情况,听取意见建议,回应师生关切。针对复杂、紧急、困难的事项,校党委统筹协调,明确牵头校领导、责任单位,压实责任、汇聚合力,加快推进问题办理。建立学生参与办监督办说了算机制。涉及学生的事,让学生全程监督办,办理结果好不好,由学生说了算。积极探索实施学生参与事关学生重要事项决策机制,将学生代表列席校长办公会涉及学生事务议题制度化。涉及学生切身利益的政策制定、与学生息息相关的工作方案,公开征求学生意见建议,仅“美丽校园我建设”就征集到122个学生提案。成立学生监督委员会,组建书记校长信箱、环境综合治理、食堂餐饮卫生、重点工程、物价等5类学生监督员队伍,对问题办理情况实地查验、定期反馈、跟踪督办,共转交学生督查反馈问题81条。校党委对办理不及时、整改不到位的服务单位,约谈其负责人20余次,对工作方式简单粗放、作风不严不实的14名干部进行了问责处理,确保师生反映问题“事事有回音、件件有落实”。省委主要负责同志对我校报送的《学生的事学生参与办监督办说了算》给予充分肯定。

搭建了三个平台。坚持以最优的服务、最高的效率推动师生问题的收集、办理与处置,不断提升思政工作实效。加强网格化管理。完善“校、院、班级、学生骨干”四级网格化管理体系,健全心理健康“宿舍-班级-学院-学校”四级预警机制,探索宿舍学生自治管理模式,开展宿舍楼宇公约+宿舍公约试点,129名楼层长担任学校政策宣传员、问题收集员,让学生在参与学校治理中解读政策、沟通信息、化解矛盾、疏导情绪。今年以来,依托网格开展信息摸排上报、危机发现干预等工作,提升了疫情防控核酸检测情况、红黄码人员排查等工作效率,第一时间发现并成功干预学生应激性危机37起。提供“一站式”服务。获批教育部自主试点学校,建成“一站式”学生社区服务中心,推动“党建+思政”协同联动,打通“三全育人”最后一公里。探索成立2个功能型党支部、70个功能型团支部,实现党团组织对楼宇、楼层全覆盖。聘任142名社区专兼职辅导员、住楼辅导员、思政导师、校外辅导员、朋辈辅导员等深入学生社区,开展思想引领教育。召开主题班会851场,进宿舍次数1225次,谈心谈话8073次,深入课堂听课次数429次。组织各类活动206场次,3800余名学生参与,95.2%的学生认为“一站式”社区育人效果明显。入选全国高校“一站式”学生社区风采展示活动优秀案例,《安徽教育》专题刊发学校工作“一站式”学生社区工作经验。推进信息化赋能。升级书记校长信箱功能,建立“问题反映-受理-办理-反馈-评价”工作闭环机制和主要领导批转跟踪机制,收到师生来信5731来信,当天回复率达98%以上,成为师生反映问题的“主渠道”。增加校园网带宽,新建虚拟服务器166台,实现无线网全覆盖、既提速又降费。优化办事流程,加强数据治理,整合教务、科研、人事、学工、财务等网上办事系统,上线“智慧安农”APP,80%以上事务实现了“掌上办事”,1000余万人次进入系统办理事务。完善智慧思政平台,新增打卡、晚归、学业等8个预警功能,发出预警27.7万人次。财务报销单据采用“自动投递机”,实现单据管理数字化,真正让数据多跑路、师生少跑腿。

办好了四类实事。坚持师生事无小事,能办的简易流程尽快办,难办的想方设法尽量办,真正把实事办好、好事办实,将温暖送到师生心坎上。

一年来,换位思考办成了一批“雪中送炭”的急事。挖潜、腾挪1.1万M2行政用房改善人才科研用房,保障2000余名考研同学顺利完成网络远程复试,爱心送考975名学生参加教师资格证考试,全力服务3745名学生研考。为3024人次发放临时困难补助92.5万元,帮助814名毕业生成功申请求职创业补贴122.1万元。对538名特殊困难毕业生群体开展精准指导与帮扶,去向落实率达93.7%。坚持“学生自愿 全程关爱”原则,及时调整教学计划,统筹安排期末考试,组织集中送站,扎实做好学生提前离校返乡工作。接待心理咨询学生665人,对存在心理危机的学生采取及时心理干预或转介。在解决女研楼水质不优问题时,学校以最大力度、最快速度推进,1天出方案、2天出预算、3天邀标、4天公司进场、45天完成6层222个房间水管改造升级,同时更换门锁219把、维修卫生间吊顶92个,扩建晾晒场,安置20个移动晾晒架,彻底解决了该楼水压小、水质不优、卫生间吊顶老旧、门锁不方便、晾衣场地不足等问题。

一年来,勇于斗争解决了一批“多年未解”的难事。成立重点建设工作专班,朝阳楼、畜禽基因库工程楼、学生宿舍AB楼、研究生综合楼B楼相继投入使用,“双一流”创新提升工程顺利启动,制约学校发展的办学空间问题得到初步缓解。大力开展校园环境革命,清运垃圾420余车,清理绿地80万M2,栽种草皮2.4万M2,移栽补栽修剪行道树1500棵,安装路灯160盏,校园面貌焕然一新。5100多名师生在亲身参与中磨练了意志品格、厚植了家校情怀。积极推进校园机动车、非机动车管理,校园交通状况有了明显改善。坚持原则、寸步不让,发扬斗争精神,妥善处置4家快递公司撤出校园、收代取费等问题。目前,9家公司入驻快递服务中心,“小蛮驴”现身校园,快递从混乱无章到规范有序,师生取寄件无忧快捷。同时,学术交流中心项目维权、农业园南区土地利用、树木园管理、肥西路违建房屋拆迁等历史遗留问题也取得了阶段性成效。

一年来,用心用情办理了一批“温暖人心”的愁事。为人才提供50余套公寓、安置配偶4人、办理子女入园12名,为98名青年教师配备导师。发放各类学生奖励资助3.66万人次、1.7亿元。为2022届毕业生提供就业岗位7.2万个。利用暑期维修1600间宿舍,更换2931个晾衣杆、814套窗帘,在公共浴室安装200个浴帘、954扇隔断门,学生生活环境得到有效改善。为新疆西藏籍学生、贫困生等群体量身定制培训内容,组织“我为学生赋能”团体辅导12场。发放公共“暖心被夹”700个。在开学季、毕业季、考研季,为学生寄送行李、代取快递、发放考研加油礼包、赠送文创“盲盒”、加装宿舍鞋柜、送站送考送票;在暑期,发放降温补助、食堂加装空调、图书馆利用冰块降温;在节假日,食堂送粽子、月饼、水果、酸奶;同时,升级免费汤、提供免费小菜、推出“一元菜”“半份菜”“称重菜”、商品打折等系列暖心举措,让关爱潜移默化、润物无声,赢得了广大师生的认可与赞许。

一年来,群策群力推进了一批“有感有获”的盼事。解决了教职工提了多年的餐补问题,为在职职工每人每月发放误餐补贴。调整公积金、社保基数,落实基础绩效奖金改革精神,接续开展住房货币化补贴工作。图书馆延长开馆时间,上线“座位预约系统”,新建2654个存包柜,让同学们从“占座”变“选座”。在公寓新建羽毛球、乒乓球、步道跑道等运动场地,足球场、篮球场、小池塘等实现亮化,主干道“白加黑”、校园美化亮化等工程加速推进,一里银杏、海棠园、岩桂园、红枫苑等小品景点相继呈现,“路平、灯亮、环境美,抬头看树、低头赏景”的美丽校园初具雏形。

一年来,在办实事中,我们深刻认识到,实事办好、好事办实是贯彻落实“以师生为中心”发展理念的最直接体现,是化解矛盾、维护校园安全稳定,赢得师生、提升发展动能的最有力举措;我们切身感受到,学校的不少工作与师生的期望值还存在一定的差距,宿舍环境改善、食堂饭菜质量提升、电动车治理、考试选课等问题均需加快解决;我们深切体会到,合理反映、有效沟通是解决问题最有效的方式,同题共答、同向发力是办成实事最关键的一招。

下一步,学校将始终聚焦师生“急难愁盼”,大兴调查研究之风,进一步深化“我为师生办实事”活动,深入师生、心入师生,充分调动师生参与校园治理的主动性、积极性,完善师生参与办、监督办、说了算的办实事工作机制,让学校干的事精准对接师生盼的事,让师生从“观众”变为“主角”,让学校治理从“独角戏”变成“大合唱”,打通校园治理“最后一米”,使师生的获得感成色更足、幸福感更可持续、安全感更有保障。

责任编辑:杨金丹

我要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站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全部评论 ( 条)

    学校将始终聚焦师生“急难愁盼”,大兴调查研究之风,进一步深化“我为师生办实事”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