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力五育 共绘青春
碳中和科学与工程学院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以“一站式”学生社区高质量建设助力学校高质量发展和“双一流”创建,全面促进学生成长成才。在实践过程中,学院积极探索新路径、新渠道,积累了许多好经验、好做法,取得了诸多切实的工作成效。
一、社团活动打造新模式,助推学生综合素质全面进阶。学院创新构建“四维一体”社团育人体系,通过兴趣融合、项目驱动、竞赛参与、合作共享四大机制,有效激活学生群体的内生凝聚力。在“学科交叉+实践育人+团体凝聚”模式下,社团活动突破传统边界,形成以共建共享协同为核心发展理念的成长生态,并大力实施“文、艺、理、工”兼容的培养方式,着力形成“以团聚力、以聚促学”的良性循环,为新时代素质教育发展提供可复制范本。
心理情景剧表演
参加校园心理情景剧大赛并斩获一等奖
二、志愿服务活动引领新风尚,爱心接力情暖受助人群。 学院志愿服务活动以“奉献、友爱、互助、进步”为旗帜,通过制度化、专业化、常态化的服务模式构建新时代文明风尚。师生志愿者深入公益机构、社区开展助老扶弱、支教助学、助残帮扶等多元化服务项目,运用"互联网+公益"创新服务形式,建立献爱心志愿服务体系,形成代际传递的志愿服务生态链。用真情实意架起心桥,让志愿精神在服务实践中绽放时代光彩,持续推动“人人可为、处处可为”的公益理念蔚然成风。
三、勤工助学精准帮扶困难学生,多重实践促生成长内驱力。学院积极构建“勤工助学+成长赋能”的资助育人体系,以积极落实部署文件要求,精准识别、动态管理为基础,创新打造“岗位实践+技能培训+心理辅导”三维帮扶机制。特别注重精神扶贫与能力扶贫相结合,通过劳动教育课程、优秀典型宣讲等活动,引导学生将受助经历转化为感恩奋进的内生动力,形成“解困-育人-成才-回馈”的良性循环,切实将资助工作从经济帮扶延伸至发展型育人,有效激发困难学生的自我成长驱动力,为培养德才兼备的新时代青年提供有力支撑。
劳动教育进社区类活动
四、实践锻炼促长新知, 以身体力行铸就新工科底色。 新工科教育以实践为根基,以创新为灵魂,必须始终遵循“知行合一”的治学准则。学院通过构建“学研创用”贯通式培养体系,为学子搭建知行合一的成长平台,力图学生在真实工程场景中解构理论公式、锤炼技术本领。积极建构以实践为轴心的育人模式,让知识在应用中裂变升华,使青年学子在触摸产业脉搏中铸就担当,真正实现从课堂认知到产业变革的价值跃迁,培养出具有工程领导力和跨界整合力的复合型人才。
“行业工种体验实践”活动
我要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站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全部评论 ( 条)